既有公路下大断面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静力作用下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动载作用下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下穿即有公路的隧道工程概况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下穿既有公路隧道施工现场测试 | 第15-27页 |
·引言 | 第15页 |
·工程概况 | 第15-17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5-16页 |
·设计参数 | 第16页 |
·三台阶施工工序 | 第16-17页 |
·实际施工工序 | 第17-18页 |
·现场测试方案 | 第18-22页 |
·地表沉降的监测 | 第18页 |
·拱顶沉降断面布置 | 第18-19页 |
·隧道施工过程中管棚变形的测试 | 第19-22页 |
·现场实测数据分析 | 第22-25页 |
·地表沉降实测数据 | 第22-23页 |
·拱顶沉降实测数据 | 第23-24页 |
·管棚竖向相对位移量测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下穿既有公路大断面隧道施工三维数值分析 | 第27-59页 |
·引言 | 第27页 |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7-28页 |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28-58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取 | 第28-32页 |
·隧道上台阶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42页 |
·隧道中、下台阶开挖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2-52页 |
·管棚对土层加固效果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 第52-57页 |
·施工方法分析及建议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动载作用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 第59-91页 |
·引言 | 第59页 |
·动力学分析方法 | 第59-62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9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运动方程 | 第59-60页 |
·Newmark方法 | 第60-61页 |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61-62页 |
·公路交通荷载的特点 | 第62-64页 |
·重载的影响 | 第63页 |
·车辆振动的影响 | 第63-64页 |
·公路交通荷载模型的简化 | 第64-67页 |
·半波正弦荷载 | 第64-65页 |
·恒定荷载 | 第65页 |
·矩形波荷载 | 第65-66页 |
·冲击荷载 | 第66页 |
·随机荷载 | 第66-67页 |
·交通荷载模型 | 第67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围岩强度准则选取 | 第68页 |
·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 第68-69页 |
·汽车荷载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69-72页 |
·汽车荷载 | 第69-70页 |
·汽车荷载的数值模拟 | 第70页 |
·位移场的动力响应 | 第70-71页 |
·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71-72页 |
·应力场的动力响应 | 第72页 |
·塑性区 | 第72页 |
·压路机荷载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72-89页 |
·压路机荷载 | 第72-74页 |
·压路机荷载的数值模拟 | 第74页 |
·位移场的动力响应 | 第74-79页 |
·应力场的动力响应 | 第79-81页 |
·塑性区 | 第81-83页 |
·支护结构的动力响应 | 第83-85页 |
·初衬强度判定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