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导论 | 第15-33页 |
一、问题的引出 | 第15-25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25-28页 |
三、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 | 第28-33页 |
第一章 私有财产的基本权利内涵 | 第33-54页 |
第一节 财产与财产权的宪法分类 | 第33-43页 |
一、财产与财产权 | 第34-40页 |
二、财产权的主体形式 | 第40-43页 |
第二节 限制与保护:私有财产的权利空间 | 第43-54页 |
一、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私有财产权 | 第43-47页 |
二、宪法权利限制理论 | 第47-48页 |
三、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及其补偿理论 | 第48-54页 |
第二章 我国私有财产宪法保护的历史变迁 | 第54-69页 |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立宪史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考察 | 第54-59页 |
一、清末立宪时期 | 第54-55页 |
二、中华民国时期 | 第55-59页 |
第二节 关于中国当代立宪史中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考察 | 第59-69页 |
一、私有财产之过渡性保护阶段——《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 | 第59-61页 |
二、生产资料型私有财产之否定性保护阶段——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 | 第61-62页 |
三、私有财产之限制性保护阶段——1982年宪法 | 第62-63页 |
四、私有财产之完善性保护阶段----四次宪法修正案 | 第63-69页 |
第三章 宪法中私有财产权条款的规范性和体系化 | 第69-92页 |
第一节 作为宪法规范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 | 第69-76页 |
一、宪法规范的识别 | 第69-71页 |
二、宪法规范的法律效力 | 第71-74页 |
三、我国现行宪法私有财产保护权规范的技术分析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之体系化 | 第76-85页 |
一、我国"私有财产"宪法地位的认定 | 第76-79页 |
二、宪法私有财产保护权规范各条款之间的逻辑体例 | 第79-81页 |
三、我国法制中的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之问题和解决途径 | 第81-85页 |
第三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实施状况概述 | 第85-92页 |
一、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宪法实施方式 | 第85-88页 |
二、实施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原则 | 第88-92页 |
第四章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之遵守 | 第92-122页 |
第一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遵守概况 | 第92-97页 |
一、宪法遵守的主体 | 第92-95页 |
二、宪法遵守与私有财产的保护 | 第95-97页 |
第二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遵守—以城市房屋拆迁为例 | 第97-122页 |
一、城市房屋拆迁问题根源: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 第97-101页 |
二、城市房屋拆迁中的政府法制"回避" | 第101-107页 |
三、房屋拆迁行政过程中的宪法遵守 | 第107-117页 |
四、房屋拆迁争议的行政裁决、司法审查中的宪法遵守 | 第117-122页 |
第五章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之适用 | 第122-183页 |
第一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之立法机关适用 | 第123-172页 |
一、宪法第13条的宪法解释适用 | 第123-130页 |
二、宪法第13条的立法适用 | 第130-165页 |
三、宪法第13条的法律清理适用 | 第165-168页 |
四、宪法第13条的法律解释适用 | 第168-172页 |
第二节 宪法私有财产权保护规范的其他机关适用 | 第172-183页 |
一、宪法第13条的行政适用 | 第172-175页 |
二、宪法第13条的监督适用 | 第175-183页 |
结论 | 第183-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186-19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96-197页 |
后记 | 第197-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