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9页 |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微囊藻毒素研究概述 | 第21-31页 |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分布、迁移与转化 | 第26-28页 |
·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毒性研究 | 第28-31页 |
·发光细菌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 第31-33页 |
·蓝藻腐烂异味物质研究 | 第33-34页 |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34-38页 |
·研究内容 | 第34页 |
·研究思路 | 第34-36页 |
·创新之处 | 第36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36-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蓝藻水华历史 | 第39-53页 |
·太湖及其气候特征 | 第39-42页 |
·太湖水源地取水口分布 | 第42-44页 |
·太湖贡湖湾蓝藻水华历史 | 第44-52页 |
·太湖水体水质变化 | 第45-46页 |
·太湖贡湖湾水质变化 | 第46-48页 |
·太湖及其贡湖湾水华动态 | 第48-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微囊藻毒素监测 | 第53-74页 |
·采样点概况 | 第54-56页 |
·微囊藻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试 | 第56-60页 |
·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 | 第57-59页 |
·标准曲线与方法准确度 | 第59-60页 |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微囊藻毒素ELISA测试 | 第60-73页 |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围格外水柱中MCs | 第62-65页 |
·太湖贡湖湾蓝藻消减工程示范区围格内水柱中MCs | 第65-70页 |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围格内外水柱中MCs差异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4章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生物急性毒性测试 | 第74-92页 |
·淡水发光菌-青海弧菌Q67毒性测试体系的建立 | 第77-81页 |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77-78页 |
·pH对Q67发光菌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78-79页 |
·Q67发光菌菌液密度对毒性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79-80页 |
·反应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第80-81页 |
·MC-LR单一污染物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 | 第81-83页 |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测试 | 第83-91页 |
·围格内外水质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差异 | 第84-86页 |
·青海弧菌Q67急性毒性与水柱中溶解态MCs的关系 | 第86-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5章 水源地环境介质中微囊藻毒素的累积 | 第92-112页 |
·水华微囊藻的微囊藻毒素释放 | 第94-96页 |
·水生植物对微囊藻毒素的富集 | 第96-100页 |
·茭白的微囊藻毒素生物富集 | 第96-98页 |
·菱角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富集 | 第98-100页 |
·水生动物中微囊藻毒素的富集 | 第100-109页 |
·太湖梨形环棱螺中MC的生物富集 | 第101-105页 |
·太湖白鲢体内MC的生物富集 | 第105-109页 |
·底泥中微囊藻毒素的累积 | 第109-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6章 太湖贡湖湾水源地微囊藻毒素的生物毒性 | 第112-128页 |
·蓝藻粗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114-12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14-116页 |
·种子萌发生物毒性试验结果 | 第116-121页 |
·蓝藻粗提液对梨形环棱螺的生物毒性 | 第121-127页 |
·实验方法 | 第122-123页 |
·生物毒性实验结果 | 第123-127页 |
·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7章 蓝藻腐烂分解微囊藻毒素与含硫衍生污染物研究 | 第128-146页 |
·蓝藻腐烂过程中微囊藻毒素的释放 | 第129-131页 |
·蓝藻腐烂分解含硫衍生污染物的释放 | 第131-136页 |
·实验试剂、仪器 | 第132-133页 |
·测试方法的选择和建立 | 第133-135页 |
·实验方法、步骤与气相色谱条件 | 第135-136页 |
·实验结果 | 第136-145页 |
·蓝藻腐烂异味物质的产生机制 | 第136-138页 |
·水华蓝藻腐烂分解异味产物 | 第138-140页 |
·蓝藻腐烂分解含硫异臭味产物的质谱分析 | 第140-142页 |
·蓝藻腐烂分解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142-145页 |
·小结 | 第145-146页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46-151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46-149页 |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49-151页 |
附录 | 第151-153页 |
1.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51-152页 |
2.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2-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153-167页 |
后记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