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马法精神及其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罗马法及其历史发展 | 第9-15页 |
(一) 罗马法的发展 | 第9-12页 |
(二) 查士丁尼及其立法事业 | 第12-13页 |
1、查士丁尼其人 | 第12页 |
2、查士丁尼的立法事业 | 第12-13页 |
(三)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二、罗马法的复兴与继受 | 第15-23页 |
(一) 罗马法在中世纪的复兴 | 第15-16页 |
(二) 罗马法复兴过程中的三大法学派 | 第16-18页 |
(三) 罗马法的继受 | 第18-23页 |
1、罗马法在法国 | 第18-20页 |
2、罗马法在德国 | 第20-21页 |
3、罗马法在英国 | 第21页 |
4、罗马法在西班牙 | 第21-22页 |
5、罗马法在俄罗斯 | 第22-23页 |
三、罗马法精神 | 第23-27页 |
(一) 自然法精神 | 第23-25页 |
(二) 私法精神 | 第25页 |
(三) 理性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 第25-26页 |
(四) 罗马法的历史价值 | 第26-27页 |
四、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阻碍性因素 | 第27-29页 |
(一) 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 第27-28页 |
(二) 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阻碍性因素 | 第28-29页 |
1.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法制进程的影响 | 第28-29页 |
2. 中国法制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29页 |
五、罗马法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示 | 第29-37页 |
(一) 罗马法精神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第29-31页 |
(二) 探索走出中国法制现代化困境的道路 | 第31-37页 |
1、树立法律权威,进一步完善立法 | 第31-32页 |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 | 第32-34页 |
3、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新理念 | 第34-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