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中国礼乐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认同建构研究--以2012-2019年央视春晚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2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第11-13页
        一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3-20页
        一 礼乐文化研究现状第13-16页
        二 央视春晚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第20-22页
        一 研究方法第20页
        二 研究创新第20-22页
第一章 中国礼乐文化概述第22-29页
    第一节 礼乐文化的界定及梳理第22-24页
        一 “礼乐”的定义第22-23页
        二 “礼”与“乐”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第24-27页
        一 情感伦理——“乐从中出,礼自外做”第24-25页
        二 和谐秩序——“天地之和,天地之序”第25-26页
        三 仁德理想——“仁近于乐,义近于礼”第26-27页
    第三节 礼乐文化的外在表现第27-29页
        一 表现为古代仪式中的“诗、乐、舞”第27-28页
        二 在现代媒介中以多种艺术形式传承第28-29页
第二章 央视春晚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第29-47页
    第一节 央视春晚中礼乐文化功能的表征第29-33页
        一 庆典仪式的新民俗第29-31页
        二 礼乐文化的再延续第31-33页
    第二节 央视春晚中礼乐文化形态的创新呈现第33-43页
        一 道志和声,乐以观政:歌曲小品融合时代精神第33-37页
        二 著诚去伪,情动于中:舞蹈武术展现传统文化第37-40页
        三 敦和别宜,移风易俗:戏曲杂技体现地方特色第40-43页
    第三节 央视春晚中礼乐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传达第43-47页
        一 “乐言情”——团圆和睦的家庭关系第43-44页
        二 “乐象德”——民淳俗厚的社会风气第44-45页
        三 “乐通政”——国泰民安的大同象征第45-47页
第三章 央视春晚的礼乐文化认同及建构第47-61页
    第一节 审美认同的建构第47-51页
        一 体现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客观审美形式第47-49页
        二 蕴含和谐共生美善合一的主观审美思想第49-51页
    第二节 情感认同的建构第51-55页
        一 喜悦、欢乐、自豪等正性情感的激发与唤醒第51-53页
        二 提供安全信心、满足群体归属等的情感支持第53-55页
    第三节 记忆认同的建构第55-56页
        一 统一的时间节点:再现集体记忆第55页
        二 公共的话语空间:再造集体记忆第55-56页
    第四节 价值认同的建构第56-61页
        一 尊尊亲亲、倡导和谐的社会价值第56-58页
        二 和平发展、多元包容的时代精神第58-61页
第四章 央视春晚礼乐文化传承的矛盾局限第61-67页
    第一节 “文以载道”与回归艺术本体的矛盾第61-64页
        一 艺术欣赏与政治教化的矛盾第62-63页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击第63-64页
    第二节 “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的矛盾第64-67页
        一 个体情感与集体情感的矛盾第64-65页
        二 视觉追求与创造内容的失衡第65-67页
结语 书写文化记忆 创新文化传承 坚持文化自信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 :央视春晚节目相关统计表第73-90页
个人简历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考古资料的乌孙赤谷城地理位置再探讨
下一篇:新世纪以来的中国通史编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