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沼渣混合堆肥及其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防控效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1页
    1.1 养猪业废弃物的污染现状及处置概况第14-15页
        1.1.1 产生与现状第14页
        1.1.2 对环境的危害第14-15页
        1.1.3 厌氧发酵技术及其消化残余物的处理处置现状第15页
    1.2 沼渣堆肥研究第15-17页
        1.2.1 沼渣特性第15-16页
        1.2.2 沼渣的处理与处置第16页
        1.2.3 沼渣好氧堆肥工艺第16-17页
    1.3 生物有机肥对土传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第17-18页
        1.3.1 生物有机肥防治土传病害的抑制机理第17-18页
        1.3.2 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及防治第18页
    1.4 本研究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第18-21页
        1.4.1 立题依据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沼渣堆肥实验及最佳配方筛选第21-34页
    2.1 沼渣堆肥实验材料第21-22页
        2.1.1 堆肥原料第21页
        2.1.2 堆肥装置第21-22页
    2.2 堆肥实验设计与方法第22-24页
        2.2.1 堆肥实验设计第22页
        2.2.2 堆肥样品预处理方法第22-23页
        2.2.3 常规指标测定方法第23页
        2.2.4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第23-24页
        2.2.5 堆肥酶活性的检测第24页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4页
    2.3 沼渣堆肥实验结果第24-32页
        2.3.1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温度与含水率的变化影响第25页
        2.3.2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pH与 EC的变化影响第25-26页
        2.3.3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GI值的变化影响第26-27页
        2.3.4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有机质的变化影响第27页
        2.3.5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营养元素的变化影响第27-28页
        2.3.6 不同配比的沼渣堆肥对酶活性的变化影响第28-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拮抗放线菌G33的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第34-45页
    3.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3.1.1 土壤样品第34页
        3.1.2 供试培养基第34-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9页
        3.2.1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第35页
        3.2.2 菌株G33 的孢子丝及分生孢子形态观察第35页
        3.2.3 菌株G33 生理生化特征实验第35-36页
        3.2.4 菌株G33总DNA提取及鉴定第36-37页
        3.2.5 菌株G33 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第37-38页
        3.2.6 菌株G33 活性物质检测第38页
        3.2.7 生物有机肥BOF-G33 的制备——二次发酵第38-39页
        3.2.8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9页
    3.3 结果分析第39-44页
        3.3.1 菌株G33 的形态特征观察第39-40页
        3.3.2 菌株G33 的孢子丝及分生孢子形态第40页
        3.3.3 菌株G33 的生理生化特征第40-41页
        3.3.4 菌株G33 的胞外酶活性检测第41页
        3.3.5 菌株G33的16S rRNA序列分析及发育树第41-42页
        3.3.6 菌株G33 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抗菌广谱性检测第42-43页
        3.3.7 菌株G33 活性物质的定性检测第43页
        3.3.8 二次发酵最终发酵时间的确定及不同配方对二次发酵的影响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BOF-G33 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及植物促生作用研究第45-64页
    4.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1.1 供试菌株第45页
        4.1.2 供试植物第45页
        4.1.3 供试土壤第45页
        4.1.4 供试肥料第45-46页
        4.1.5 供试培养基与试剂第46页
    4.2 实验设计及方法第46-51页
        4.2.1 番茄苗的培育第46页
        4.2.2 盆栽试验第46-47页
        4.2.3 田间试验第47页
        4.2.4 病原菌的菌悬液制备第47页
        4.2.5 病害调查及土壤中活菌数检测第47-48页
        4.2.6 番茄植株根系土壤的采集与处理第48页
        4.2.7 番茄生物量、茎粗、株高、叶片相关指标及产量的测定第48页
        4.2.8 番茄果实品质的测定第48-49页
        4.2.9 发病率、死亡率、病情指数及防病效果的统计第49页
        4.2.10 番茄植株叶片相关抗性酶活性的测定第49-50页
        4.2.11 土壤中营养成分的测定第50页
        4.2.12 土壤细菌群落的高通量测定第50-51页
        4.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5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1-63页
        4.3.1 盆栽试验结果第51-55页
        4.3.2 田间试验结果第55-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64-66页
    5.1 全文总结第64页
    5.2 创新点第64-65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致谢第73-74页
作者简历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人机可见光和热红外图像的棉花冠层信息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