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0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三)研究用的理论工具 | 第15-18页 |
1.政府监管理论 | 第15-16页 |
2.整体性治理理论 | 第16-18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8页 |
2.案例分析法 | 第18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20页 |
1.创新点 | 第18-19页 |
2.不足 | 第19-20页 |
二、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监管概述 | 第20-25页 |
(一)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1.共享经济 | 第20-21页 |
2.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的社会价值 | 第21-22页 |
3.政府监管 | 第22页 |
4.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监管 | 第22-23页 |
(二)共享经济领域发挥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1.共享经济公共产品属性的要求 | 第23页 |
2.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加强对共享经济的监管 | 第23-24页 |
3.共享经济合法性发展的需要 | 第24页 |
4.政府监管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 第24-25页 |
三、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与监管现状 | 第25-32页 |
(一)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现状概况 | 第25-27页 |
1.共享经济发展迅猛 | 第25-26页 |
2.共享经济正在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 第26-27页 |
3.共享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成长迅速 | 第27页 |
(二)共享经济模式的具体表现 | 第27-30页 |
1.共享出行 | 第28-29页 |
2.共享知识技能 | 第29页 |
3.共享生活服务 | 第29-30页 |
4.共享生产能力 | 第30页 |
(三)政府对共享经济在我国发展中的监管现状 | 第30-32页 |
1.政府监管部门不统一 | 第30-31页 |
2.政府监管手段单一 | 第31页 |
3.政府监管机制不灵活 | 第31-32页 |
四、共享经济发展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2-39页 |
(一)政府对共享经济合法性的确认不明确 | 第32-33页 |
1.无法扩大共享经济企业的规模 | 第32页 |
2.企业为了合法化运营徒增成本 | 第32-33页 |
3.企业无序发展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 第33页 |
(二)政府对共享经济参与者信息的安全真实保障不足 | 第33-35页 |
1.共享经济参与者信息不够安全 | 第33-34页 |
2.共享经济参与者信息不够真实 | 第34-35页 |
(三)政府对共享经济发展方式管理不够规范化 | 第35-39页 |
1.共享经济和传统产业发展不融合 | 第35-36页 |
2.共享经济发展中的安全性保障不足 | 第36-37页 |
3.共享经济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没有保障 | 第37-39页 |
五、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39-48页 |
(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保障 | 第39-40页 |
1.立法是监管的根本 | 第39页 |
2.共享经济中的立法问题 | 第39-40页 |
(二)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 第40-42页 |
1.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 | 第40-41页 |
2.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 第41-42页 |
(三)完善共享经济从业人员的考核制度 | 第42-44页 |
1.完善上岗考试内容 | 第42-43页 |
2.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实行积分制 | 第43-44页 |
(四)规范共享经济企业平台的运行方式 | 第44-46页 |
1.规范支付方式和盈利模式 | 第44页 |
2.完善行业征信评价体系 | 第44-45页 |
3.建立赔偿先付制度 | 第45-46页 |
(五)创建政府与共享经济企业平台合作的新型监管模式 | 第46-48页 |
1.政府发挥自己的监管优势 | 第46-47页 |
2.政府要协助共享经济企业平台构建安全的监管体系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