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三、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9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1-3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一)碳排放 | 第21-22页 |
(二)技术进步 | 第22-23页 |
二、相关理论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0页 |
(一)熊彼特理论 | 第23-24页 |
(二)低碳经济理论 | 第24-26页 |
(三)碳排放分解法 | 第26-28页 |
(四)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的路径分析 | 第28-3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技术进步与碳排放的现状 | 第31-42页 |
一、碳排放 | 第31-36页 |
(一)碳排放的估算 | 第31-32页 |
(二)碳排放总量 | 第32-34页 |
(三)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 第34-36页 |
(四)人均碳排放量 | 第36页 |
二、技术进步的衡量 | 第36-40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技术进步与碳排放的计量分析 | 第42-48页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第42-43页 |
二、实证分析 | 第43-46页 |
(一)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第43-44页 |
(二)数据的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三)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 第45-46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一、结论 | 第48-49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