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壁变形对筒型基础砂土中沉贯阻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4页 |
1.1.1 海上风电的发展 | 第8-10页 |
1.1.2 海上风机基础形式 | 第10-12页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筒型基础研究进展 | 第15页 |
1.2.2 筒型基础沉贯过程研究 | 第15-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第2章 复合筒型基础沉贯过程中的筒壁变形研究 | 第22-32页 |
2.1 复合筒型基础沉贯施工流程介绍 | 第22-23页 |
2.2 复合筒型基础受负压产生变形风险介绍 | 第23-29页 |
2.2.1 筒体沉贯过程中受力状态分析 | 第23-24页 |
2.2.2 考虑初始缺陷的筒体变形数值模拟 | 第24-29页 |
2.3 筒体倾斜产生的“类变形”弯曲情况介绍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第32-42页 |
3.1 试验砂土 | 第32-35页 |
3.1.1 土体颗粒级配 | 第32-33页 |
3.1.2 土床制备与养护 | 第33-34页 |
3.1.3 砂土直接剪切试验 | 第34页 |
3.1.4 动态标准贯入仪试验 | 第34-35页 |
3.1.5 静力触探试验 | 第35页 |
3.2 模型试验筒 | 第35-38页 |
3.2.1 模型试验筒提出 | 第35-36页 |
3.2.2 模型试验筒参数 | 第36-38页 |
3.3 试验装置与传感器布置 | 第38-39页 |
3.3.1 试验装置组装 | 第38页 |
3.3.2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8-39页 |
3.4 试验加载工况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筒壁变形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影响 | 第42-52页 |
4.1 模型试验加载过程 | 第42页 |
4.2 变形筒沉贯阻力研究 | 第42-48页 |
4.2.1 沉贯深度0-100mm阶段 | 第43-44页 |
4.2.2 沉贯深度100-200mm阶段 | 第44-45页 |
4.2.3 沉贯深度200-350mm阶段 | 第45-47页 |
4.2.4 沉贯深度350-500mm阶段 | 第47-48页 |
4.3 变形筒沉贯阻力试验结果原因探析 | 第48-50页 |
4.3.1 沉贯阻力理论计算公式 | 第48页 |
4.3.2 挤土效应原理 | 第48-50页 |
4.3.3 土塞效应原理 | 第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变形筒减阻措施研究 | 第52-62页 |
5.1 减阻环减阻效果研究 | 第52-56页 |
5.1.1 设置减阻环减阻试验概况 | 第52-53页 |
5.1.2 减阻环减阻试验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5.1.3 减阻环减阻试验结果原因探析 | 第55-56页 |
5.2 压-拔加载方式减阻效果研究 | 第56-58页 |
5.2.1 模型试验筒压-拔试验结果 | 第56-57页 |
5.2.2 压-拔减阻措施有效减阻区间 | 第57-58页 |
5.2.3 压-拔加载减阻实验原因分析 | 第58页 |
5.3 施工指导意义 | 第58-60页 |
5.3.1 减阻措施分析 | 第58-59页 |
5.3.2 施工减阻借鉴意义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