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有关城市声景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2.2 有关城市声景保护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本研究的特色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有关城市声景保护的社会调查研究 | 第17-29页 |
2.1 关于城市声景保护的社会调查 | 第17-19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2 不同社会特征人群对城市声景保护认识的影响 | 第19-22页 |
2.3 城市声景保护内容的确定及差异性分析 | 第22-27页 |
2.3.1 性别差异 | 第25页 |
2.3.2 年龄差异 | 第25-26页 |
2.3.3 职业差异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城市中拟保护声景主观评价及分类研究 | 第29-53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9-34页 |
3.1.1 声漫步调查方法 | 第29-31页 |
3.1.2 声漫步问卷调查 | 第31-32页 |
3.1.3 语义细分法 | 第32-34页 |
3.2 声景主观评价结果 | 第34-46页 |
3.2.1 声环境感知分析 | 第34-37页 |
3.2.2 声景主观评价因子结果 | 第37-46页 |
3.3 城市中拟保护的声景的分类 | 第46-52页 |
3.3.1 聚类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第46页 |
3.3.2 聚类分析过程 | 第46-48页 |
3.3.3 聚类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3.3.4 聚类分析结果验证 | 第50-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城市中拟保护声景保护等级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7页 |
4.1 主观评价问卷 | 第53-54页 |
4.2 城市声景保护等级评定 | 第54-55页 |
4.3 影响城市声景保护等级的因素分析 | 第55-63页 |
4.3.1 城市声景保护等级与声音环境评价分析 | 第56-60页 |
4.3.2 城市声景保护等级与视觉景观分析 | 第60-62页 |
4.3.3 城市声景保护等级与声景关系评价分析 | 第62-63页 |
4.4 城市声景保护等级的人文因素及人文价值分析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城市声景保护策略 | 第67-79页 |
5.1 城市声景保护目标及存在问题 | 第67-68页 |
5.1.1 城市声景保护目标 | 第67页 |
5.1.2 城市声景存在问题 | 第67-68页 |
5.2 城市声景保护策略 | 第68-76页 |
5.2.1 城市拟保护声景保护策略 | 第68-73页 |
5.2.2 针对不同分类与保护等级的声景保护策略 | 第73-76页 |
5.3 城市声景保护模式及体系 | 第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附录A | 第87-91页 |
附录B | 第91-9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