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多相电动机驱动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多相电动机的控制策略 | 第14-16页 |
·多相电动机缺相运行 | 第16-18页 |
·随机空间矢量控制技术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技术 | 第21-51页 |
·多相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 | 第22-27页 |
·自然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多相电动机的空间矢量解耦变换及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多相电动机的磁动势谐波 | 第26-27页 |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绕组结构 | 第27-29页 |
·传统六相PMSM的矢量控制方法路 | 第29-32页 |
·负载等效电路 | 第29-30页 |
·传统六相PMSM的矢量控制方法 | 第30-32页 |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空间矢量分解技术 | 第32-44页 |
·基于空间矢量分解技术的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技术 | 第34-37页 |
·六相永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37-43页 |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 | 第44-49页 |
·驱动系统的状态观测器 | 第45-46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PI控制器增益自调整控制 | 第46-48页 |
·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缺相运行与容错控制 | 第51-66页 |
·六相相PMSM故障特性与缺相分析 | 第51-56页 |
·故障特性分析 | 第52-53页 |
·缺相运行与分析 | 第53-56页 |
·缺相补偿原则与故障后启动问题 | 第56-58页 |
·缺相补偿原则 | 第56-57页 |
·故障后启动问题 | 第57-58页 |
·基于电流跟踪补偿控制 | 第58-62页 |
·切换条件和过程分析 | 第58-60页 |
·基于电流跟踪补偿控制的实现 | 第60-62页 |
·仿真和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仿真结果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随机开关SVPWM的研究 | 第66-79页 |
·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PWM调制技术(SVPWM) | 第66-68页 |
·SVPWM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66-67页 |
·SVPWM的DSP实现 | 第67-68页 |
·随机PWM控制方式 | 第68-71页 |
·基于Markov链的双随机调制 | 第71-75页 |
·Markov过程和Markov链 | 第71-72页 |
·随机开关周期算法 | 第72-73页 |
·随机度选取 | 第73-74页 |
·随机开关周期算法的功率谱密度(PSD)分析 | 第74-75页 |
·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随机动态分配 | 第75页 |
·试验结果 | 第75-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 第79-90页 |
·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79-85页 |
·主电路的设计及驱动器的实现 | 第80-82页 |
·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82-85页 |
·试验现场及驱动器内部结构图 | 第85-86页 |
·试验结果 | 第86-89页 |
·六相PMSM试验电流波形 | 第86-88页 |
·六相PMSM驱动器效率试验 | 第88页 |
·六相PMSM随机PWM试验 | 第88-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