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技术使用的哲学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9页
   ·问题的提出第12-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理论意义第14-15页
     ·实践意义第15页
   ·文献综述第15-26页
     ·技术使用相关文献第15-19页
     ·技术使用者相关文献第19-24页
     ·小结及述评第24-26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26-27页
     ·研究的思路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7页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7-29页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7-28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28-29页
第2章 概念的厘定第29-46页
   ·技术究竟是什么第29-33页
     ·技术的多维解读第29-31页
     ·技术的属性第31页
     ·"技术总是物象化为人造物的技术"第31-33页
   ·技术与使用的内在关联第33-37页
     ·"使用"的词义考第33-34页
     ·技术的使用本质第34-36页
     ·使用的技术内涵第36-37页
   ·技术使用:使用者对技术的使用第37-45页
     ·技术使用的概念厘析第37-38页
     ·技术使用的基本要素第38-39页
     ·技术使用的相关辨析第39-40页
     ·技术使用的基本特征第40-42页
     ·技术使用的基本类型第42-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技术使用的多元面相第46-62页
   ·生活世界与技术使用第46-49页
     ·"生活世界"是什么第46-47页
     ·"生活世界"生成于技术使用中第47-48页
     ·技术使用现身于"生活世界"里第48-49页
   ·"经验转向"下的技术使用第49-53页
     ·专注于人工物的"经验转向"第49-50页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彰显第50-51页
     ·技术使用:技术功能的情境化第51-53页
   ·技术使用的哲学意蕴第53-59页
     ·海德格尔的"上手的用具"第53-55页
     ·伊德的"人-技术"四种关系模型第55-56页
     ·芬伯格的"次级工具化理论"第56-57页
     ·堂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第57-59页
   ·技术使用的哲学向度第59-60页
     ·技术使用的本体论向度第59页
     ·技术使用的认识论向度第59-60页
     ·技术使用的伦理学向度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4章 技术使用的共时结构第62-85页
   ·技术使用的主体——技术使用者的角色透视第62-68页
     ·技术使用者的界定第62-63页
     ·技术使用者的三重角色第63-67页
     ·对技术使用者角色的反思第67-68页
   ·技术使用的客体——技术人工物的属性考量第68-74页
     ·技术人工物的界说第68-69页
     ·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第69-72页
     ·对技术人工物属性的再思考第72-74页
   ·主客体的互动关系——技术使用的过程解析第74-83页
     ·技术使用:使用者与技术的协同建构第74-76页
     ·技术使用的知识建构过程第76-79页
     ·技术使用的价值建构过程第79-81页
     ·技术使用的伦理建构过程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技术使用的历时情境第85-107页
   ·技术使用与情境第85-88页
     ·技术使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身之所第85-86页
     ·技术使用的情境性第86-87页
     ·技术使用情境的演变第87-88页
   ·经验型技术使用的情境第88-93页
     ·经验型技术与农业社会第88-89页
     ·经验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第89-91页
     ·在混沌中共生:经验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91-92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形成与原始和谐第92-93页
   ·实体型技术使用的情境第93-99页
     ·实体型技术与工业社会第93-94页
     ·实体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第94-97页
     ·走出混沌:实体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97-98页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开启与"单向度的人"第98-99页
   ·知识型技术使用的情境第99-106页
     ·知识型技术与信息社会第99-101页
     ·知识型技术使用活动的共性特征第101-104页
     ·一体化:知识型技术使用情境中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104-105页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异化走向反思第105-106页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6章 技术使用的情境建构第107-134页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理论自觉第107-110页
     ·困境与救赎第107-108页
     ·人性根基第108-110页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实践诱因第110-118页
     ·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凸显第110-111页
     ·技术使用进程中风险的现实化第111-113页
     ·技术使用进程中的风险嬗变第113-117页
     ·技术使用风险的人性审视第117-118页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观念支撑第118-125页
     ·价值观和自然观在技术使用中的深度作用第118-119页
     ·生存性价值观与主客一体第119-120页
     ·人本性价值观与主客二分第120-122页
     ·生态性价值观与主客协同第122-123页
     ·在多样性价值的自然界里诗意栖居第123-125页
   ·技术使用情境建构的必然途径第125-133页
     ·技术使用活动的理念第125-129页
     ·实施可持续的技术使用方式第129-131页
     ·在技术使用中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第131-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第7章 结论第134-138页
   ·技术哲学应该关注技术使用第134-135页
   ·哲学视域下的技术使用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作者简介第161-16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62页

论文共1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义网络控制系统与广义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钢铁联合企业典型废弃物的综合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