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情感伦理思想与企业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重难点分析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人性论假设与企业管理 | 第12-19页 |
第一节 性善论假设与企业管理 | 第12-14页 |
1、性善论与企业管理 | 第12-14页 |
2、性善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 第14页 |
第二节 性恶论假设与企业管理 | 第14-17页 |
1、性恶论与企业管理 | 第15-16页 |
2、性恶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人性假设在企业管理中的统一 | 第17-19页 |
1、人性假设的中西比较 | 第17-18页 |
2、人性假设在企业管理中的统一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儒家情感伦理核心思想及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 第19-29页 |
第一节 仁 | 第19-21页 |
1、仁 | 第19-20页 |
2、仁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义 | 第21-23页 |
1、义 | 第21-22页 |
2、义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礼 | 第23-25页 |
1、礼 | 第23-25页 |
2、礼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5页 |
第四节 智 | 第25-26页 |
1、智 | 第25-26页 |
2、智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6页 |
第五节 信 | 第26-29页 |
1、信 | 第27页 |
2、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儒家情感伦理的获得途径 | 第29-37页 |
第一节 勤学深思的学习意识 | 第29-31页 |
1、好学乐学 | 第29-30页 |
2、自动自得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克己内省的交往原则 | 第31-34页 |
1、反求诸己 | 第31-33页 |
2、宽以待人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改过迁善的纠错态度 | 第34-37页 |
1、过而不文 | 第35-36页 |
2、知过能改 | 第36-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