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10-11页
英文摘要第11-12页
1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6-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评第17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3 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20-21页
2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第21-28页
    2.1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第21-23页
        2.1.1 农村小额贷款第21页
        2.1.2 农村小额贷款的用途第21-22页
        2.1.3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第22页
        2.1.4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第22-23页
    2.2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特征第23-24页
        2.2.1 农村小额贷款的基本特征第23页
        2.2.2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基本特征第23-24页
    2.3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表现形式第24-25页
        2.3.1 还款能力风险第24-25页
        2.3.2 还款意愿风险第25页
        2.3.3 欺诈风险第25页
    2.4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主要理论第25-27页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5-26页
        2.4.2 信贷配给理论第26页
        2.4.3 社会资本理论第26页
        2.4.4 内部控制理论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8-35页
    3.1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现状第28-29页
        3.1.1 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现状第28页
        3.1.2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经营现状第28-29页
    3.2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第29-34页
        3.2.1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流程第30页
        3.2.2 当前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识别方法第30-31页
        3.2.3 当前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第31-32页
        3.2.4 当前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贷后管理流程第32-33页
        3.2.5 当前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5-39页
    4.1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识别难度大第35-36页
        4.1.1 农民信息采集方法落后第35页
        4.1.2 客户经理专业素质不高第35-36页
    4.2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度量不精准第36-37页
        4.2.1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有效性差第36-37页
        4.2.2 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度量部门第37页
    4.3 农村小额贷款贷后信用风险分析难第37-38页
        4.3.1 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数据库第37页
        4.3.2 贷款资金的用途难以监管第37页
        4.3.3 缺乏贷后农民的动态跟踪第37-38页
    4.4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处理简单第38页
        4.4.1 信用风险的处理方法单一第38页
        4.4.2 信用风险处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第38页
    4.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39-50页
    5.1 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9-43页
        5.1.1 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第39-40页
        5.1.2 微观经济影响因素第40-43页
    5.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第43-44页
        5.2.1 研究方法第43-44页
        5.2.2 数据来源第44页
    5.3 变量的选取第44-45页
    5.4 实证分析第45-48页
        5.4.1 描述性统计第45-46页
        5.4.2 OLS回归分析第46-47页
        5.4.3 相关性分析第47页
        5.4.4 逐步回归分析第47-48页
    5.5 实证结果及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第48-49页
    5.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6 黑龙江省农业银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第50-55页
    6.1 明确农民在信用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第50-52页
        6.1.1 举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第50页
        6.1.2 促进农民自我转型第50页
        6.1.3 加强银保合作第50-51页
        6.1.4 增加农村小额贷款发放额度第51页
        6.1.5 帮助农民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实现套期保值第51-52页
    6.2 完善农村小额贷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第52-54页
        6.2.1 利用SWOT分析法识别信用风险第52页
        6.2.2 对客户经理定期培训考核第52-53页
        6.2.3 建立KMV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53页
        6.2.4 重点关注贷后信用风险监测并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第53页
        6.2.5 增加贷款发放检查范围和频率第53-54页
        6.2.6 合法进行市场化债转股第54页
        6.2.7 加强银行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第54页
    6.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7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流微电网中光伏MPPT与功率协调控制研究
下一篇:TiO2光阳极的ZIFs改性、形貌对染敏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