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微电网中光伏MPPT与功率协调控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述 | 第10-12页 |
1.2.2 光伏MPPT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直流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直流微电网概述 | 第13-15页 |
1.3.2 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第16-19页 |
第2章 直流微电网的建模与控制 | 第19-39页 |
2.1 光伏发电模块的建模与控制 | 第19-27页 |
2.1.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1.2 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 | 第21-22页 |
2.1.3 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 | 第22-24页 |
2.1.4 光伏发电模块的控制策略 | 第24-26页 |
2.1.5 光伏发电模块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26-27页 |
2.2 储能模块的建模与控制 | 第27-35页 |
2.2.1 铅酸蓄电池的数学模型与充放电特性 | 第28-29页 |
2.2.2 铅酸蓄电池的仿真模型 | 第29-30页 |
2.2.3 蓄电池储能模块的控制策略 | 第30-32页 |
2.2.4 蓄电池储能模块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32-35页 |
2.3 逆变环节的建模与控制 | 第35-38页 |
2.3.1 DC/AC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2.3.2 DC/AC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直流微电网中光伏MPPT算法的研究 | 第39-53页 |
3.1 光伏MPPT算法的分类 | 第39-42页 |
3.1.1 基于光伏特性曲线的开环MPPT算法 | 第39-40页 |
3.1.2 基于步长扰动的自寻优MPPT算法 | 第40-41页 |
3.1.3 基于智能控制的MPPT算法 | 第41-42页 |
3.2 基于模糊控制的无电压传感器MPPT算法 | 第42-49页 |
3.2.1 无电压传感器MPPT算法 | 第42-44页 |
3.2.2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44-45页 |
3.2.3 模糊MPPT控制器的设计 | 第45-49页 |
3.3 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的仿真对比 | 第49-51页 |
3.3.1 标准条件下的仿真对比 | 第50页 |
3.3.2 光照强度突变时的仿真对比 | 第50-51页 |
3.3.3 温度线性变化时的仿真对比 | 第51页 |
3.4 非理想条件下改进算法的性能分析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直流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53-67页 |
4.1 直流微电网整体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4.2 直流微电网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 第54-59页 |
4.2.1 系统的控制目标 | 第54-55页 |
4.2.2 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55-58页 |
4.2.3 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 | 第58-59页 |
4.3 直流微电网算例的仿真分析 | 第59-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