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9页 |
符号说明 | 第19-2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20-48页 |
·真菌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 | 第20-22页 |
·应对真菌耐药性的策略 | 第22-23页 |
·哇类抗真菌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类型 | 第23-26页 |
·哩类抗真菌药物与其他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肿瘤细胞的死亡途径 | 第27页 |
·凋亡 | 第27-32页 |
·胀亡 | 第32-33页 |
·凋亡与胀亡的区别 | 第33-34页 |
·天然抗真菌抗肿瘤药物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8页 |
第2章 Retigeric acid B单用或与唑类联合用药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 | 第48-68页 |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讨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第3章 Retigeric acid B 与唑类联合应用协同抗真菌的机制 | 第68-88页 |
·实验材料 | 第68-70页 |
·实验方法 | 第70-74页 |
·实验结果 | 第74-82页 |
·讨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第4章 澳洲茄边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第88-111页 |
·实验材料 | 第88-90页 |
·实验方法 | 第90-95页 |
·实验结果 | 第95-105页 |
·讨论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第5章 澳洲茄边碱诱导肿瘤细胞胀亡的初步研究 | 第111-1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11-112页 |
·实验方法 | 第112-114页 |
·实验结果 | 第114-122页 |
·讨论 | 第122-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7页 |
第6章 甾体类化合物细胞内吸收及澳洲茄边碱亚细胞定位的初步研究 | 第127-148页 |
·实验材料 | 第130-131页 |
·实验方法 | 第131-137页 |
·实验结果 | 第137-142页 |
·讨论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48页 |
致谢 | 第148-14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49-151页 |
附录 | 第151-18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