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唐古特青兰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7-81页 |
第一节 青兰属植物研究概况(综述) | 第17-26页 |
·萜类化合物 | 第17-18页 |
·苯丙素类化合物 | 第18-20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0-21页 |
·生物活性研究 | 第21-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26-55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31-44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44页 |
·生物碱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定 | 第44-45页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和心肌细胞保护活性测定 | 第45-55页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55-71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55-56页 |
·植物材料 | 第56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56页 |
·MTT法测定对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活性 | 第56-59页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9-60页 |
·黄酮类化合物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实验 | 第60-62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第62-69页 |
·化合物2的水解 | 第69-70页 |
·糖绝对构型的确定 | 第70页 |
·理论计算方法 | 第70-71页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第二章 湖北海棠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81-107页 |
第一节 苹果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81-83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83-92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86-91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91页 |
·不同化合物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 | 第91-92页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92-9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92-93页 |
·植物材料 | 第93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93页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 | 第93-94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第94-99页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第三章 毒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07-135页 |
第一节 毒芹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实验结果 | 第108-120页 |
·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11-114页 |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114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逆转K562/A02细胞多药耐药活性研究 | 第114-120页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120-129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20页 |
·植物材料 | 第120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120-121页 |
·香豆素类化合物逆转多药耐药活性筛选及机制研究 | 第121-123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第123-129页 |
第四节 总结与讨论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5页 |
第四章 八角莲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35-145页 |
第一节 八角莲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135-137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37-138页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138-14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38-139页 |
·植物材料 | 第139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139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第139-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5页 |
第五章 玉米瘤黑粉菌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5-159页 |
第一节 黑粉真菌研究概况 | 第145-146页 |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 | 第146-149页 |
第三节 实验部分 | 第149-155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149页 |
·植物材料 | 第149页 |
·提取和分离 | 第149页 |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 第149-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160-161页 |
附录Ⅰ 新化合物图谱 | 第161-194页 |
附录Ⅱ 课题相关的英文论文全文 | 第194-20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