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导言 | 第8-20页 |
第1章 感性直观批判与哲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 第20-52页 |
·费尔巴哈“感性直观”解析 | 第20-33页 |
·非中介性与自然的非人化 | 第20-25页 |
·客体性与人的主体性迷失 | 第25-29页 |
·非历史性与历史唯心主义 | 第29-33页 |
·从感性直观到感性活动: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践”转向 | 第33-42页 |
·费尔巴哈的实践观 | 第34-36页 |
·马克思的实践观 | 第36-40页 |
·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 | 第40-42页 |
·实践思维对直观思维的三重超越 | 第42-52页 |
·实践思维对现成论思维的超越 | 第42-44页 |
·实践思维对知性思维的克服 | 第44-46页 |
·实践思维对“理论”态度的颠覆 | 第46-52页 |
第2章 感性直观批判与哲学理论基础的革命 | 第52-76页 |
·思辨哲学的抽象根基及其对现实世界的遗忘 | 第52-57页 |
·思想世界:思辨哲学的理论基础 | 第53-55页 |
·思想世界的建构与现实世界的遗忘 | 第55-57页 |
·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转向:哲学理论基础变革的“前奏” | 第57-68页 |
·对思辨哲学之抽象根基的解构 | 第57-60页 |
·回归现实世界的“哲学宣言” | 第60-63页 |
·思想世界的回归与现实世界的失落 | 第63-68页 |
·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回归:哲学理论基础的彻底变革 | 第68-76页 |
·思想世界的终结与生活世界的回归 | 第69-72页 |
·生存活动:哲学之为“学”的现实基础 | 第72-76页 |
第3章 感性直观批判与人学的革命 | 第76-100页 |
·传统哲学的“人论”及其理论困境 | 第76-82页 |
·传统哲学的“人论” | 第76-78页 |
·理性至上与人的抽象化 | 第78-82页 |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人的再度抽象化 | 第82-87页 |
·感性对象性:人的“现实性”规定 | 第82-85页 |
·实践“空场”与“现实的人”的失落 | 第85-87页 |
·马克思的“实践”人学:“现实的人”的回归 | 第87-100页 |
·对“抽象的人”的批判 | 第87-90页 |
·感性活动:人的生成之根 | 第90-93页 |
·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人的重新理解 | 第93-100页 |
第4章 感性直观批判与形而上学批判范式的革命 | 第100-126页 |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批判 | 第100-105页 |
·思辨哲学:神学的“世俗遮羞布” | 第101-103页 |
·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 | 第103-105页 |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批判 | 第105-116页 |
·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观念 | 第105-108页 |
·瓦解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 第108-111页 |
·破除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放神话” | 第111-116页 |
·从人本学批判到社会历史批判:形而上学批判范式的革命 | 第116-126页 |
·人本学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内部造反” | 第116-120页 |
·社会历史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 | 第120-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2-133页 |
中文摘要 | 第133-137页 |
ABSTRACT | 第137-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