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混凝土抗冻性能压电智能骨料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8-12页
        1.1.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第8-9页
        1.1.2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冻融破坏第9-10页
        1.1.3 传统的混凝土冻融损伤检测第10-11页
        1.1.4 传统的钢管混凝土损伤检测第11-12页
    1.2 基于压电材料的结构健康监测现状第12-17页
        1.2.1 结构健康监测介绍第12-13页
        1.2.2 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研究第13-17页
    1.3 钢管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研究现状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8-20页
2 压电材料的结构特性及监测系统的建立第20-35页
    2.1 智能材料与结构第20-23页
        2.1.1 智能材料的主要分类第20-23页
        2.1.2 智能结构第23页
    2.2 压电效应机理及压电方程第23-28页
        2.2.1 压电效应原理及相关参数第23-25页
        2.2.2 压电方程第25-28页
    2.3 压电智能骨料监测系统的建立第28-34页
        2.3.1 混凝土冻融监测系统第29-30页
        2.3.2 钢管混凝土冻融损伤监测第30-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混凝土冻融损伤监测第35-50页
    3.1 压电智能骨料检测冻融损伤的原理第35-36页
    3.2 材料和实验第36-38页
        3.2.1 实验基本信息第36-37页
        3.2.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3.3 实验结果第38-49页
        3.3.1 混凝土试件表观变化第38-42页
        3.3.2 混凝土试件相对动弹模变化第42-43页
        3.3.3 混凝土试件内部应力波信号变化第43-46页
        3.3.4 信号能量分析第46-47页
        3.3.5 信号均方差分析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基于压电智能骨料的钢管混凝土冻融过程监测第50-72页
    4.1 小波分析和小波包分析第50-53页
        4.1.1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第50页
        4.1.2 小波变换及其原理第50-52页
        4.1.3 小波包分析第52-53页
        4.1.4 小波包能量第53页
    4.2 材料和实验准备第53-54页
    4.3 各冻融状态下信号波形变化第54-57页
    4.4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结果第57-65页
        4.4.1 基于小波包能量的损伤指标第61-63页
        4.4.2 小波包能量谱变化建立的损伤指标第63-65页
    4.5 基于首波的时频分析第65-71页
        4.5.1 首波信号提取第65-68页
        4.5.2 首波传播时间分析第68-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5 钢管混凝土冻融界面推出实验研究第72-95页
    5.1 实验目的第72-73页
    5.2 实验概况第73-77页
        5.2.1 试件制备第73-74页
        5.2.2 数据采集第74-75页
        5.2.3 实验加载装置及方法第75-77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77-93页
        5.3.1 实验P-S曲线特征描述第78-83页
        5.3.2 荷载-滑移曲线结果分析第83-85页
        5.3.3 不同冻融状态下钢管表面纵向应变变化第85-89页
        5.3.4 不同冻融状态下钢管表面横向应变变化第89-92页
        5.3.5 界面粘结应力分布规律第92-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粘结滑移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扩展全过程分析
下一篇:施工期超高层主体结构及塔吊风振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