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危险因素工效学分析与评估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WMSDs发生情况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WMSDs预防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危险因素识别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4 研究局限性 | 第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2 基于工效学的建筑工人危险因素 | 第19-25页 |
2.1 工效学有关知识 | 第19-20页 |
2.2 WMSDs危险因素 | 第20-21页 |
2.3 建筑工人危险因素 | 第21-25页 |
3 建筑工人危险因素分析 | 第25-43页 |
3.1 研究过程 | 第25页 |
3.1.1 问卷选择 | 第25页 |
3.1.2 调查过程 | 第25页 |
3.2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3.2.1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8页 |
3.2.2 结果描述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 建筑工人危险因素分析 | 第30-38页 |
3.3.1 个人情况 | 第30-32页 |
3.3.2 工作类型 | 第32-34页 |
3.3.3 工作负荷 | 第34-36页 |
3.3.4 工作姿势 | 第36-37页 |
3.3.5 重复性操作及振动 | 第37-38页 |
3.4 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8-41页 |
3.4.1 肩部 | 第39页 |
3.4.2 背部 | 第39-40页 |
3.4.3 手腕 | 第40页 |
3.4.4 膝部 | 第40-41页 |
3.5 讨论和建议 | 第41-42页 |
3.5.1 讨论 | 第41页 |
3.5.2 建议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基于智能手机的建筑工人危险因素评估方法 | 第43-59页 |
4.1 智能手机概述 | 第43-44页 |
4.1.1 智能手机的发展及应用 | 第43-44页 |
4.1.2 智能手机的优势 | 第44页 |
4.2 评估方法原理 | 第44-50页 |
4.2.1 概述 | 第44-45页 |
4.2.2 手机坐标系相关内容 | 第45-48页 |
4.2.3 方法原理 | 第48-50页 |
4.3 姿势描述与危险评估 | 第50-53页 |
4.3.1 姿势描述与数据计算 | 第50-52页 |
4.3.2 姿势危险评估 | 第52-53页 |
4.4 实验验证 | 第53-56页 |
4.4.1 室内试验验证 | 第53-54页 |
4.4.2 现场试验验证 | 第54-56页 |
4.5 基于智能手机的实时预警系统框架 | 第56-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5.1 结论 | 第59-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