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TPS6的功能及表达调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英文缩略表第14-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29页
    1.1 植物的防御机制第16-20页
        1.1.1 直接防御第16页
        1.1.2 间接防御第16-18页
        1.1.3 ABA介导的植物抗逆反应第18-20页
        1.1.4 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第20页
    1.2 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5页
        1.2.1 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第20-24页
        1.2.2 玉米萜类合成酶基因TPS6的研究进展第24页
        1.2.3 萜类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1.3 AP2/ERF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第25-27页
        1.3.1 AP2/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和分类第25-26页
        1.3.2 AP2/ERF转录因子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第26-27页
        1.3.3 AP2/ERF转录因子在调控次级代谢产物中的作用第27页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第27-29页
        1.4.1 研究内容第27-28页
        1.4.2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9-47页
    2.1 实验材料第29-32页
        2.1.1 植物材料第29页
        2.1.2 菌株和载体第29页
        2.1.3 拟南芥转录因子文库第29-30页
        2.1.4 实验所用试剂第30页
        2.1.5 实验所用引物第30-31页
        2.1.6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31-32页
    2.2 实验方法第32-47页
        2.2.1 玉米材料的种植第32-33页
        2.2.2 玉米材料的处理第33页
        2.2.3 植物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第33-35页
        2.2.4 分子克隆方法第35-38页
        2.2.5 酵母单杂交实验第38-41页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检测第41-42页
        2.2.7 不同玉米自交系TPS6启动子的检测第42页
        2.2.8 TPS6-OX载体和TPS6-CRISPR载体的构建第42-43页
        2.2.9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第43-45页
        2.2.10 转基因玉米材料的处理及室内生测第45页
        2.2.11 玉米材料的GC-MS分析第45-4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7-63页
    3.1 玉米TPS6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第47-58页
        3.1.1 不同激素和生物逆境处理条件下TPS6的表达模式第47-48页
        3.1.2 高通量酵母单杂交筛选拟南芥转录因子文库第48-49页
        3.1.3 TPS6启动子中与拟南芥DREBIA互作的cis-element预测及验证第49-50页
        3.1.4 玉米中筛选与拟南芥DREBIA进化关系近的AP2/ERF转录因子及验证第50-51页
        3.1.5 玉米B73转录组测序分析第51-56页
        3.1.6 不同玉米自交系TPS6的启动子及表达的分析第56-58页
    3.2 玉米TPS6基因的功能研究第58-63页
        3.2.1 转基因TPS6-OX及CRISPR玉米的获得及检测第58-59页
        3.2.2 转基因玉米次生代谢物的测定第59-60页
        3.2.3 TPS6在转基因玉米中的功能验证第60-63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63-66页
    4.1 结论第63页
    4.2 讨论第63-66页
        4.2.1 TPS6信号途径及表达调控的探讨第63-64页
        4.2.2 TPS6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的探讨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8页
致谢第78-80页
作者简历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灵芝天然反义转录本与环状RNA的发现及其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氮肥施用量对不同淀粉型马铃薯块茎淀粉积累及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