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恐怖活动犯罪概况 | 第10-17页 |
(一) 恐怖活动犯罪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 恐怖活动犯罪与恐怖主义犯罪 | 第10-11页 |
2. 恐怖活动与恐怖活动组织 | 第11-12页 |
3. 极端主义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二) 恐怖活动犯罪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趋势 | 第13-17页 |
1. 恐怖活动犯罪的产生原因 | 第13-15页 |
2. 恐怖活动犯罪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二、恐怖活动犯罪的相关刑事立法 | 第17-26页 |
(一) 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立法沿革 | 第17-21页 |
1. 1997 年刑法典首次规定 | 第17页 |
2. 《刑法修正案(三)》的发展 | 第17-18页 |
3. 《刑法修正案(八)》总则的修改 | 第18页 |
4. 《刑法修正案(九)》的重大修改 | 第18-20页 |
5. 《反恐怖主义法》 | 第20-21页 |
(二) 国外关于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 | 第21-24页 |
1. 俄罗斯 | 第21-22页 |
2. 美国 | 第22-23页 |
3. 英国 | 第23-24页 |
(三) 中外恐怖活动犯罪刑事立法比较 | 第24-26页 |
三、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立法特点与缺陷 | 第26-34页 |
(一) 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构成要件特征 | 第26-28页 |
1. 客体特征 | 第26页 |
2. 客观特征 | 第26-27页 |
3. 主体特征 | 第27页 |
4. 主观特征 | 第27-28页 |
(二) 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立法特点 | 第28-31页 |
1. 帮助行为正犯化 | 第28-29页 |
2. 预备行为实行化 | 第29-30页 |
3. 法益保护前置化 | 第30-31页 |
(三) 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的立法缺陷 | 第31-34页 |
1. 刑事立法不全面、不系统 | 第31-32页 |
2. 法律概念不明确 | 第32页 |
3. 与国际条约不衔接 | 第32-34页 |
四、我国恐怖活动犯罪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34-39页 |
(一) 完善法律体系 | 第34-36页 |
1. 完善刑法总则 | 第34-35页 |
2. 完善刑法分则 | 第35页 |
3. 将反恐原则纳入宪法 | 第35-36页 |
(二) 完善对法律概念的界定 | 第36-37页 |
(三) 注重与国际条约的衔接 | 第37-39页 |
1. 海盗罪 | 第37-38页 |
2. 危害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