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限制自认的基本理论 | 第11-19页 |
(一)限制自认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 第11-14页 |
(二)限制自认与相关概念比较 | 第14-15页 |
(三)诉讼中限制自认的构成要件 | 第15-18页 |
(四)限制自认的性质 | 第18-19页 |
二、我国限制自认的现状及问题 | 第19-28页 |
(一)我国限制自认的现状 | 第19-23页 |
(二)我国限制自认存在的问题 | 第23-28页 |
三、限制自认的比较法考察 | 第28-36页 |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限制自认考察 | 第28-32页 |
(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限制自认考察 | 第32-33页 |
(三)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或地区限制自认的比较 | 第33-35页 |
(四)域外限制自认的启示 | 第35-36页 |
四、我国限制自认制度的构建 | 第36-45页 |
(一)明确规定自认在特定情形下具有可分性 | 第36-37页 |
(二)明确规定限制自认的内涵 | 第37-39页 |
(三)明确规定限制自认中的自认部分及其效力 | 第39-40页 |
(四)明确规定限制自认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40-43页 |
(五)明确规定限制自认的撤回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