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特点 | 第10-11页 |
一、信用风险的定义 | 第10页 |
二、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文章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页 |
二、对未来的展望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国外关于信用风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第二节 国内关于信用风险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关于信用风险研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23-26页 |
一、信用风险的度量尚未广泛应用 | 第23-24页 |
二、没有通用的标准化模型 | 第24页 |
三、无法直接度量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度量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模型的介绍和研究思路 | 第26-37页 |
第一节 KMV模型的介绍 | 第26-34页 |
一、模型原理 | 第26-31页 |
二、模型优缺点 | 第31-32页 |
三、有效性验证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 | 第34-37页 |
一、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比较的现状 | 第34-35页 |
二、度量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意义和可行性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7-54页 |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指标处理 | 第37-42页 |
一、样本选择 | 第37-38页 |
二、指标定义 | 第38-40页 |
三、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与结论 | 第42-54页 |
一、实证过程 | 第42-45页 |
二、模型结论 | 第45-46页 |
三、结论检验 | 第46-49页 |
四、结论分析 | 第49-54页 |
第五章 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54-59页 |
第一节 实证结果回顾 | 第54-55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对今后地区比较应用发展的建议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录:KMV模型的MATLAB程序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