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视频编解国际标准的发展 | 第10-12页 |
1.2.2 视频质量评估方法概述及发展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1.3.2 主要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2 视频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第15-26页 |
2.1 视频质量主观评估方法 | 第15-17页 |
2.2 视频质量客观评估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全参考类型评估方法 | 第17-18页 |
2.2.2 部分参考类型评估方法 | 第18-19页 |
2.2.3 无参考类型评估方法 | 第19-20页 |
2.3 视频质量主观评估软件设计 | 第20-23页 |
2.3.1 软件整体布局 | 第20-21页 |
2.3.2 DSIS评分模块 | 第21-22页 |
2.3.3 DSCQS(I)评分模块 | 第22页 |
2.3.4 DSCQS(II)评分方法 | 第22-23页 |
2.4 视频质量主观评估实验 | 第23-26页 |
2.4.1 实验条件配置 | 第23-24页 |
2.4.2 视频主观质量评估实验过程 | 第24-26页 |
3 视频编码标准研究 | 第26-32页 |
3.1 视频编码技术概述 | 第26-27页 |
3.2 H.264 视频编码技术概述 | 第27-28页 |
3.3 H.265/HEVC视频编码技术概述 | 第28-32页 |
4 基于H.265/HEVC码流的视频质量评估方法 | 第32-45页 |
4.1 主观质量评价数据库建立 | 第32页 |
4.1.1 实验材料的选取 | 第32页 |
4.2 影响视频质量的H.265/HEVC码流参数分析 | 第32-41页 |
4.2.1 视频码率与视频质量 | 第33-35页 |
4.2.2 量化参数与视频质量 | 第35-36页 |
4.2.3 每像素比特数 | 第36-38页 |
4.2.4 跳过宏块数 | 第38-41页 |
4.3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4.3.1 数学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4.3.2 数据拟合 | 第42页 |
4.3.3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45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视频序列选取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