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基础设施与公用事业论文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1 导论第16-3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6-18页
        1.1.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1页
        1.2.1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管理的研究第20-25页
        1.2.2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应用的研究第25-28页
        1.2.3 关于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绩效的研究第28-30页
        1.2.4 研究现状评述第30-31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31-33页
        1.3.1 研究内容第31-32页
        1.3.2 研究方法第32-33页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图第33-34页
        1.4.1 研究思路第33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33-34页
    1.5 创新点和难点第34-36页
        1.5.1 创新点第34-35页
        1.5.2 难点第35-36页
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第36-62页
    2.1 城市基础设施的界定与构成第36-43页
        2.1.1 城市基础设施的界定第36-37页
        2.1.2 城市基础设施的分类第37-41页
        2.1.3 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特征第41-43页
    2.2 PPP模式的概念及特征第43-55页
        2.2.1 PPP模式的概念第43-47页
        2.2.2 PPP模式的分类第47-52页
        2.2.3 PPP模式的优势与局限性第52-55页
    2.3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理论基础第55-62页
        2.3.1 公共物品理论第55-57页
        2.3.2 产权理论第57-58页
        2.3.3 博弈论第58页
        2.3.4 委托-代理理论第58-60页
        2.3.5 混合所有制理论第60-62页
3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国际经验与启示第62-73页
    3.1 英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经验与启示第63-67页
        3.1.1 英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经验第63-67页
        3.1.2 英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启示第67页
    3.2 日本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经验与启示第67-69页
        3.2.1 日本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经验第67-68页
        3.2.2 日本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启示第68-69页
    3.3 德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经验与启示第69-73页
        3.3.1 德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经验第69-71页
        3.3.2 德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合作启示第71-73页
4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PPP模式发展现状第73-92页
    4.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情况第73-80页
        4.1.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状第73-75页
        4.1.2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第75-77页
        4.1.3 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情况第77-78页
        4.1.4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第78-80页
    4.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来源结构第80-83页
        4.2.1 国家预算内资金占比变化情况第80-81页
        4.2.2 国内贷款资金占比变化情况第81页
        4.2.3 债券融资占比变化情况第81-82页
        4.2.4 自筹资金占比变化情况第82页
        4.2.5 其他资金占比变化情况第82-83页
    4.3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第83-92页
        4.3.1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第83-89页
        4.3.2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困境第89-92页
5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第92-108页
    5.1 基于DEA方法的评价第92-98页
        5.1.1 基本原理第92页
        5.1.2 评价模型第92-95页
        5.1.3 评价过程第95-98页
    5.2 基于回归方法的评价第98-106页
        5.2.1 理论基础第98页
        5.2.2 模型设定第98-99页
        5.2.3 数据来源第99-103页
        5.2.4 变量提取第103-104页
        5.2.5 数据检验第104-105页
        5.2.6 回归分析第105-106页
    5.3 结论分析第106-108页
6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机理及模型构建第108-126页
    6.1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参与主体及职能第108-111页
        6.1.1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参与主体分类第108页
        6.1.2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项目参与主体职能第108-111页
    6.2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架构及运行第111-113页
        6.2.1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组织架构第111-112页
        6.2.2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运作流程第112-113页
    6.3 城市基础设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型构建第113-119页
        6.3.1 城市基础设施参与主体风险评价第113-115页
        6.3.2 城市基础设施委托代理模型构建第115-119页
    6.4 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管理研究第119-126页
        6.4.1 政府与社会资本产权配置第119-124页
        6.4.2 政府与社会资本监管博弈第124-126页
7 案例分析第126-134页
    7.1 项目概况第126页
    7.2 项目融资情况第126-129页
    7.3 项目建设情况第129-133页
        7.3.1 项目筹划第129-130页
        7.3.2 项目采购第130-131页
        7.3.3 项目绩效监督与管理第131-132页
        7.3.4 项目合同第132页
        7.3.5 项目风险管理第132-133页
    7.4 项目经验第133-134页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134-141页
    8.1 主要结论第134-135页
    8.2 对策建议第135-141页
        8.2.1 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建议第135-139页
        8.2.2 面向社会投资者的建议第139-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规模云工作流模型库的高效检索方法研究
下一篇:苏联国民经济改革研究1953-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