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1.4.1 创新点 | 第20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平衡计分卡下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相关理论分析 | 第21-30页 |
2.1 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21-23页 |
2.1.1 绩效评价定义 | 第21页 |
2.1.2 绩效评价模式的演变 | 第21-23页 |
2.1.3 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定义及作用 | 第23页 |
2.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 | 第23-25页 |
2.2.1 平衡计分卡理念 | 第23-24页 |
2.2.2 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 第24页 |
2.2.3 平衡计分卡的特点及优势 | 第24-25页 |
2.3 平衡计分卡与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价适用性分析 | 第25-28页 |
2.3.1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2.3.2 平衡计分卡运用于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第27-28页 |
2.4 政府部门中应用平衡计分卡与企业中应用的区别 | 第28-30页 |
第3章 B县住房建设局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30-40页 |
3.1 住房建设局概况 | 第30-34页 |
3.1.1 工作职责 | 第30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30-33页 |
3.1.3 人员组成 | 第33-34页 |
3.2 住房建设局绩效评价现状 | 第34-38页 |
3.2.1 县政府对住房建设局绩效考核 | 第34-35页 |
3.2.2 市政府对县政府住房和建设工作的绩效考核 | 第35-38页 |
3.2.3 住房建设局对科室、下属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 | 第38页 |
3.2.4 住房建设局对个人的绩效考核 | 第38页 |
3.3 住房建设局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第4章 B县住房建设局绩效评价体系优化 | 第40-61页 |
4.1 B县住房建设局总体战略 | 第41-44页 |
4.1.1 战略形势分析 | 第41-43页 |
4.1.2 战略地图 | 第43-44页 |
4.2 构建B县住房建设局平衡计分卡指标 | 第44-52页 |
4.2.1 指标确定原则 | 第44-45页 |
4.2.2 指标筛选方法 | 第45页 |
4.2.3 指标的选择 | 第45-52页 |
4.3 指标权重赋值 | 第52-61页 |
4.3.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及分析步骤 | 第52-53页 |
4.3.2 局管理层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第53-58页 |
4.3.3 科室负责人及个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第58-61页 |
第5章 平衡计分卡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第61-64页 |
5.1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61-62页 |
5.2 解决对策 | 第62-64页 |
第6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4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