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高维模型表达方法基本理论 | 第16-28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高维模型表达(HDMR)的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2.3 高维模型的建立流程 | 第22页 |
2.4 一个MLS-HDMR算例 | 第22-23页 |
2.5 HDMR近似模型同响应面法的比较 | 第23-27页 |
2.6 总结 | 第27-28页 |
3 RC隔震连续梁桥的有限元建模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RC隔震连续梁桥概述 | 第28-30页 |
3.3 RC隔震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以及动力特性分析 | 第30-35页 |
3.4 总结 | 第35-36页 |
4 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隔震连续梁桥一维易损性分析 | 第36-59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随机变量的选取 | 第36-39页 |
4.3 结构损伤指标的确定 | 第39-42页 |
4.4 基于高维模型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42-57页 |
4.5 总结 | 第57-59页 |
5 基于高维模型表达的隔震连续梁桥多维易损性分析 | 第59-75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基于多维性能指标的地震易损性 | 第59-63页 |
5.3 考虑多维极限状态的隔震连续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 第63-67页 |
5.4 多维易损性分析结论以及讨论 | 第67-73页 |
5.5 总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 第81页 |
正式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
实用新型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