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3页 |
1.3.1 协议逆向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2 文本类协议逆向的字段格式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3 二进制协议逆向的字段格式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26-28页 |
第二章 二进制协议逆向的字段格式提取理论模型 | 第28-40页 |
2.1 基于扩展巴科斯范式形式化表达的二进制协议字段模型 | 第28-29页 |
2.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二进制协议逆向字段格式提取统计模型 | 第29-31页 |
2.3 基于ARMA模型的字段边界特征模板参数确定问题 | 第31-34页 |
2.4 基于前向后向变量迭代的字段格式特征后验概率计算问题 | 第34-35页 |
2.5 基于最优目标估计的字段格式提取预测标注问题 | 第35-36页 |
2.6 字段格式提取模型关键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基于字段边界动态特征的二进制协议字段格式提取方法 | 第40-58页 |
3.1 问题描述与方案设计 | 第40-42页 |
3.1.1 问题描述 | 第40-41页 |
3.1.2 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3.2 基于轮廓系数和迭代层次聚类的二进制协议报文分类算法 | 第42-43页 |
3.3 基于改进多序列比对的二进制协议字段边界特征构造和选择算法 | 第43-47页 |
3.3.1 改进策略 | 第43-44页 |
3.3.2 基于双序列比对的特征构造和选择过程 | 第44-46页 |
3.3.3 多序列比对推广过程 | 第46-47页 |
3.4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二进制协议字段边界特征判决算法 | 第47-49页 |
3.4.1 簇内边界特征判决算法 | 第47-49页 |
3.4.2 簇间边界特征判决算法 | 第49页 |
3.5 实验评估与分析 | 第49-57页 |
3.5.1 仿真条件及指标 | 第49-51页 |
3.5.2 综合性能评估 | 第51-53页 |
3.5.3 参数影响 | 第53-56页 |
3.5.4 对照评估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基于字段边界静态特征的二进制协议字段格式提取方法 | 第58-76页 |
4.1 问题描述与方案设计 | 第58-61页 |
4.1.1 问题描述 | 第58-60页 |
4.1.2 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4.2 基于迭代频繁窗的二进制协议关键频繁项提取算法 | 第61-62页 |
4.3 基于匹配投票的二进制协议字段边界特征构造和选择算法 | 第62-65页 |
4.3.1 改进策略 | 第62-63页 |
4.3.2 基于改进正向最大匹配的特征构造算法 | 第63-65页 |
4.3.3 基于改进双向最大匹配的特征构造和选择算法 | 第65页 |
4.4 基于多峰局部寻优的二进制协议字段边界特征判决方法 | 第65-68页 |
4.4.1 初始化模型建立 | 第65-67页 |
4.4.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局部搜索算法流程 | 第67-68页 |
4.5 实验评估与分析 | 第68-75页 |
4.5.1 仿真条件及指标 | 第68页 |
4.5.2 综合性能评估 | 第68-69页 |
4.5.3 参数影响 | 第69-72页 |
4.5.4 对照评估 | 第72-7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二进制协议逆向字段格式提取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76-82页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76-77页 |
5.1.1 系统开发环境及需求分析 | 第76页 |
5.1.2 系统整体架构 | 第76-77页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7-80页 |
5.2.1 BinPI技术方案功能测试 | 第77-79页 |
5.2.2 BinFIM技术方案功能测试 | 第79-80页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页 |
一、个人简历 | 第91页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
三、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第91页 |
四、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