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共反应剂键合型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0页
    1.1 量子点第9-12页
        1.1.1 量子点的定义第9-10页
        1.1.2 量子点的物化性质第10-11页
        1.1.3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第11页
        1.1.4 量子点的制备第11页
        1.1.5 量子点的表面修饰第11-12页
    1.2 电致化学发光概述第12-14页
        1.2.1 电致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第12-13页
        1.2.2 电致化学发光的应用第13-14页
        1.2.3 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展趋势第14页
    1.3 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概述第14-21页
        1.3.1 QDsECL发光原理第14-15页
        1.3.2 QDsECL的优势第15页
        1.3.3 QDsECL的机理第15-16页
        1.3.4 QDsECL的应用第16-20页
        1.3.5 QDsECL的展望第20-21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21-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页
        1.4.2 研究目标第21页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30页
第二章 基于配体交换法制备的CdTe-DEAETNCs自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第30-42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31-32页
        2.2.2 水热法合成CDTE-MPANCs第32页
        2.2.3 配体交换法合成的CDTE-DEAETNCs第32页
        2.2.4 CdTeNCs修饰玻碳电极第32页
        2.2.5 波谱检测第32-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2.3.1 配体交换前后CdTeNCs的形貌及元素分析表征第33-34页
        2.3.2 配体交换前后CdTeNCs的光学性质分析第34-35页
        2.3.3 CdTe-DEAET NCs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35-36页
        2.3.4 CdTe-DEAET NCs电致化学发光机理的研究第36页
        2.3.5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6-38页
    2.4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第三章 基于一锅法制备的CdTe@DEAETQDs自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第42-57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4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3.2.2 CdTe@DEAETQDs的“一锅法”制备过程第44页
        3.2.3 CdTe@DEAETQDs的ECL检测标准方法第44页
        3.2.4 CdTe@DEAETQDs的光谱检测第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3.3.1 CdTe@DEAETQDs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第44-47页
            3.3.1.1 不同Cd:Te摩尔比的影响第45页
            3.3.1.2 合成过程中溶液pH的影响第45-46页
            3.3.1.3 不同DEAET:Cd摩尔比的影响第46-47页
        3.3.2 CdTe@DEAETQDs材料的表征第47-49页
            3.3.2.1 透射电子显微镜图(TEM)表征第47-48页
            3.3.2.2 X射线衍射谱(XRD)表征第48页
            3.3.2.3 红外光谱(FT-IR)表征第48页
            3.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第48-49页
        3.3.3 最佳合成条件下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9-53页
            3.3.3.1 不同反应时间下CdTe@DEAETQDs的光学和电化学行为研究..第49-51页
            3.3.3.2 CdTe@DEAETQDs的CV和ECL性能研究第51-52页
            3.3.3.3 CdTe@DEAETQDs的ECL机理第52页
            3.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2-53页
    3.4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第四章 基于酰胺化法制备的CdTe-MPA-DEDAQDs自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第57-68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8-59页
        4.2.2 CdTe-MPA-DEDAQDs材料的制备第59页
        4.2.3 实验操作第59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4页
        4.3.1 CdTe-MPA-DEDAQDs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59-62页
            4.3.1.1 CdTe-MPA-DEDAQDs材料合成条件的优化第59-60页
            4.3.1.2 TEM表征及元素分析第60-61页
            4.3.1.3 紫外及荧光分析第61页
            4.3.1.4 红外光谱(FT-IR)表征第61-62页
        4.3.2 CdTe-MPA-DEDAQDs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第62-63页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3-64页
    4.4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5.1 全文总结第68-69页
    5.2 展望第69-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氟化石墨/氟化石墨烯和Fe2O3@C/Fe@C双核碳球对MgH2储氢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纳米颗粒聚团破碎、重组和凝并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