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1.2.1 为完善反垄断立法提供立法参考 | 第15-16页 |
1.2.2 为加大反垄断力度提供多元化解决机制 | 第16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2章 反垄断刑事责任基础论 | 第23-43页 |
2.1 反垄断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比较 | 第23-28页 |
2.1.1 反垄断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 第25-27页 |
2.1.2 反垄断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 第27-28页 |
2.2 反垄断刑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 | 第28-43页 |
2.2.1 公平竞争理论 | 第28-30页 |
2.2.2 垄断危害理论 | 第30-33页 |
2.2.3 威慑理论 | 第33-35页 |
2.2.4 价值理论 | 第35-36页 |
2.2.5 效率理论 | 第36-39页 |
2.2.6 谦抑理论 | 第39-41页 |
2.2.7 反垄断刑事责任的现实基础 | 第41-43页 |
第3章 垄断刑事责任归责根据论 | 第43-64页 |
3.1 反垄断法律责任归责根据 | 第43-50页 |
3.1.1 反垄断法律责任归责根据之一般 | 第43-44页 |
3.1.2 反垄断行政责任之归责根据 | 第44-47页 |
3.1.3 反垄断民事责任之归责根据 | 第47-50页 |
3.2 反垄断刑事责任之归责根据 | 第50-57页 |
3.2.1 垄断犯罪的客体 | 第51-53页 |
3.2.2 垄断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53-54页 |
3.2.3 垄断犯罪的主体 | 第54-56页 |
3.2.4 垄断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56-57页 |
3.3 典型垄断行为的入罪 | 第57-64页 |
3.3.1 垄断协议罪 | 第58-59页 |
3.3.2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罪 | 第59-61页 |
3.3.3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罪 | 第61-64页 |
第4章 反垄断刑事责任比较论 | 第64-83页 |
4.1 域外反垄断刑事立法基本概况 | 第64-69页 |
4.1.1 加拿大竞争立法中的刑事责任 | 第64-66页 |
4.1.2 美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刑事责任 | 第66-67页 |
4.1.3 英国竞争立法中的刑事责任 | 第67-68页 |
4.1.4 日本反垄断立法中的刑事责任 | 第68-69页 |
4.2 域外垄断刑事责任制度的实体性规定 | 第69-75页 |
4.2.1 域外垄断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69-70页 |
4.2.2 域外垄断刑事责任制度中的犯罪形态 | 第70-71页 |
4.2.3 域外垄断刑事责任制度中的责任主体与责任形式 | 第71-73页 |
4.2.4 域外垄断刑事责任的认定 | 第73-75页 |
4.3 域外反垄断追责体制 | 第75-81页 |
4.3.1 美国反垄断追责体制 | 第75-77页 |
4.3.2 英国反垄断追责体制 | 第77-78页 |
4.3.3 日本反垄断追责体制 | 第78-79页 |
4.3.4 加拿大反垄断追责体制 | 第79-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5章 反垄断刑事责任实现论 | 第83-100页 |
5.1 反垄断刑事责任实现之一般程序和方式 | 第83-86页 |
5.1.1 反垄断刑事责任实现之一般程序 | 第83-85页 |
5.1.2 反垄断刑事责任实现的一般方式 | 第85-86页 |
5.2 反垄断刑事责任重合的程序适用 | 第86-91页 |
5.2.1 垄断刑事责任重合的产生 | 第87-89页 |
5.2.2 责任重合时垄断刑事责任的适用程序 | 第89-91页 |
5.3 反垄断刑事责任实现中特有的宽恕制度 | 第91-100页 |
5.3.1 宽恕制度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 第91-92页 |
5.3.2 宽恕制度的特征 | 第92-93页 |
5.3.3 宽恕制度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 第93-95页 |
5.3.4 宽恕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95-98页 |
5.3.5 宽恕制度的效果 | 第98-100页 |
第6章 反垄断刑事责任完善论 | 第100-120页 |
6.1 我国反垄断法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100-107页 |
6.1.1 现实中的价格固定、市场划分等案件 | 第100-103页 |
6.1.2 完善反垄断刑事责任立法的建议 | 第103-107页 |
6.2 反垄断刑事追责体制的完善 | 第107-116页 |
6.2.1 现行反垄断执法机制的缺陷 | 第107-111页 |
6.2.2 反垄断刑事责任侦查体制之构建 | 第111-116页 |
6.3 反垄断刑事责任的起诉程序 | 第116-120页 |
6.3.1 建立垄断刑事责任宽恕制度 | 第116-118页 |
6.3.2 垄断犯罪宜于适用附条件不起诉 | 第118-119页 |
6.3.3 垄断犯罪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程序 | 第119-120页 |
结论 | 第120-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3页 |
致谢 | 第133-134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