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4页 |
1.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分类及特点 | 第14-18页 |
1.2.1 突发性水环境事故的分类 | 第15-16页 |
1.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 第16-17页 |
1.2.3 我国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 | 第17-18页 |
1.3 水污染突发污染事件应用处置技术措施 | 第18-22页 |
1.3.1 典型水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 第18-19页 |
1.3.2 国内水环境突发污染案例的应用技术 | 第19-22页 |
1.3.3 国外应对水污染事件采取的措施 | 第22页 |
1.4 典型污染物水污染事件应急工程方案 | 第22-25页 |
1.4.1 铬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程技术 | 第22-23页 |
1.4.2 河流汞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程技术措施 | 第23-24页 |
1.4.3 镉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程技术 | 第24-25页 |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5-27页 |
1.5.1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5-26页 |
1.5.2 国外研究概况 | 第26-27页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7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章 辽河流域风险污染物识别 | 第29-35页 |
2.1 辽河流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 | 第29-31页 |
2.1.1 辽河流域概况 | 第29页 |
2.1.2 辽河流域(辽宁)社会经济概况 | 第29-30页 |
2.1.3 辽河流域(辽宁)产业结构 | 第30页 |
2.1.4 辽河流域水污染特点及成因 | 第30-31页 |
2.2 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物来源 | 第31-33页 |
2.2.1 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31页 |
2.2.2 辽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来源分析 | 第31-33页 |
2.3 辽河流域风险污染物分类汇总 | 第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水环境突发污染应急处置案例库和技术方法库整体设计 | 第35-47页 |
3.1 数据库整体设计方案 | 第35页 |
3.1.1 数据库设计概念 | 第35页 |
3.1.2 数据库整体设计方案 | 第35页 |
3.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第35-37页 |
3.2.1 Oracle、Sybase、MS SQL Server等数据库介绍 | 第36页 |
3.2.2 Access数据库简介 | 第36-37页 |
3.3 数据库需求分析 | 第37页 |
3.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第37-41页 |
3.4.1 水环境突发污染应急处置案例库结构 | 第37-39页 |
3.4.2 水环境突发污染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库结构 | 第39-41页 |
3.5 数据表关系 | 第41-45页 |
3.5.1 定义水环境突发污染案例库关系 | 第41-44页 |
3.5.2 定义水环境突发污染技术方法库关系 | 第44-45页 |
3.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 第4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辽河流域水环境突发污染应急处置技术支持系统结构设计 | 第47-59页 |
4.1 系统开发、设计原则 | 第47页 |
4.2 系统应用需求分析 | 第47页 |
4.3 确定系统前台开发工具 | 第47-50页 |
4.3.1 PowerBuilder开发工具介绍 | 第47-48页 |
4.3.2 Delphi开发工具介绍 | 第48-49页 |
4.3.3 Visual Basic开发工具介绍 | 第49-50页 |
4.4 确定系统后台数据库 | 第50-51页 |
4.5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1页 |
4.6 数据库的连接 | 第51-55页 |
4.6.1 使用ADO方法连接数据库 | 第51-52页 |
4.6.2 ADO Data控件的属性 | 第52-54页 |
4.6.3 ADO Data控件使用方法 | 第54-55页 |
4.7 系统开发 | 第55-58页 |
4.7.1 程序登录模块 | 第56页 |
4.7.2 应急系统主界面 | 第56-57页 |
4.7.3 信息查询模块 | 第57页 |
4.7.4 系统帮助模块 | 第57-58页 |
4.7.5 系统管理模块 | 第58页 |
4.7.6 系统退出模块 | 第58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