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发展趋势分析 | 第9-11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量子通信及可信接入相关理论 | 第13-21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量子通信基础理论 | 第13-18页 |
2.2.1 量子比特 | 第13-15页 |
2.2.2 量子纠缠态 | 第15页 |
2.2.3 量子隐形传态 | 第15-17页 |
2.2.4 量子身份认证 | 第17-18页 |
2.3 可信接入相关知识 | 第18-19页 |
2.4 分布式网络的链式信任管理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纯分布式非结构化的量子网络模型 | 第21-31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量子中继网络介绍 | 第21-23页 |
3.3 基于纯分布式非结构化量子网络模型 | 第23-28页 |
3.3.1 问题的提出 | 第23页 |
3.3.2 纯分布式非结构化量子网络结构 | 第23-24页 |
3.3.3 基于纠缠交换技术的量子信道搭建 | 第24-26页 |
3.3.4 基于隐形传态的量子比特流传输 | 第26-28页 |
3.4 模型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 第28-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可信评估模型 | 第31-39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可信评估模型的研究 | 第31-37页 |
4.2.1 问题的提出 | 第31页 |
4.2.2 构建基于直觉模糊集理论的节点可信评估模型 | 第31-33页 |
4.2.3 构建信任向量的改进型模糊综合评估模型 | 第33-35页 |
4.2.4 基于哈希链的节点接入信息的可信评估 | 第35-37页 |
4.3 模型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可信接入模型 | 第39-53页 |
5.1 问题的提出 | 第39页 |
5.2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可信接入思路 | 第39-40页 |
5.3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可信接入模型 | 第40-45页 |
5.3.1 量子身份认证 | 第40-41页 |
5.3.2 基于纯分布式非结构化量子网络的节点信任评估 | 第41-43页 |
5.3.3 信任等级评估 | 第43-44页 |
5.3.4 接入信息哈希链的构建 | 第44-45页 |
5.4 量子通信网络中节点接入管理模型 | 第45-49页 |
5.4.1 基于推荐方式的节点可信接入模式 | 第45-46页 |
5.4.2 基于聚类方式的多节点可信接入模式 | 第46-49页 |
5.5 实例分析 | 第49-5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