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概述与问题提出第9-13页
    (一) 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概述第9-10页
        1. PPP项目收益权概述第9-10页
        2. 资产证券化简述第10页
        3. 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第10页
    (二) 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典型交易结构第10-11页
    (三) 当前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的法律问题第11-13页
        1. PPP项目收益权能否作为基础资产存疑第11-12页
        2. SPV能否真正实现破产隔离效果第12-13页
二、PPP项目收益权的可证券化分析第13-22页
    (一) PPP项目收益权是否具备基础资产的构成要件第13-14页
        1. 基础资产须形式合法第13页
        2. 基础资产须独立、可特定化第13-14页
        3. 基础资产未来收益具有可预测性第14页
        4. 基础资产具有可转让性第14页
    (二) PPP项目收益权能否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而作为独立资产第14-16页
        1. 特许经营权的性质界定第14-15页
        2. 特许经营权的转让限制第15-16页
        3. 特许经营权作为基础资产的适格性分析第16页
        4. PPP项目收益权的相对独立性第16页
    (三) PPP项目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法律性质第16-19页
        1. PPP项目收益权法律性质之辨第17-18页
        2. PPP项目收益权属于将来债权第18-19页
    (四) PPP项目收益权作为将来债权的可转让性第19-22页
        1. 将来债权能否转让的比较法分析第19-21页
        2. 将来债权转让的公示对抗效力第21页
        3. 将来债权转让的立法与实践冲突第21-22页
三、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路径分析第22-29页
    (一) SPV设立的制度缺陷第23-24页
    (二) SPV所涉的法律关系争议第24-27页
        1. SPV与发起人的关系第24-25页
        2. 发起人与管理人的关系第25页
        3. SPV与管理人的关系第25页
        4. SPV与投资者的关系第25-26页
        5. SPV与信用增级机构的关系第26页
        6. SPV与承销商的关系第26-27页
    (三) 资产转让的“真实性”标准缺位第27-29页
        1. 交易双方的真实意图第27页
        2. 交易对价是否公允第27页
        3. 是否具有追索权第27-28页
        4. 是否具有回购权和控制权第28页
        5. SPV能否实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第28页
        6. 实现担保的方式第28-29页
        7. 是否具有剩余利益索取权第29页
四、未来开展PPP项目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建议第29-33页
    (一) 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第29-30页
        1. 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改善金融市场环境第29-30页
        2. 明确将来债权的转让效力第30页
        3. 建立并完善将来债权转让的公示公信制度第30页
    (二) 规范资产证券化模式,统一资产证券化监管标准第30-31页
        1. 统一资产证券化采用信托模式第30页
        2. 统一资产转让的真实性标准第30-31页
        3. 探讨新的破产隔离交易结构载体第31页
    (三) 完善各部门法衔接,有效激活市场交易机制第31-33页
        1. 完善破产法等商法部门法与资产证券化衔接第31-32页
        2. 引入中长期机构投资者,适当降低准入标准第32页
        3. 有效激活市场交易机制,提升产品的流动性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6-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博弈视角分析
下一篇:公司机会准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