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伞末敏弹气动外形设计与气动特性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8页 |
符号说明 | 第18-20页 |
1 绪论 | 第20-2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0-22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22-26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22-25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25-26页 |
·研究手段 | 第26-2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2 无伞末敏弹气动外形设计 | 第29-54页 |
·弹体基本气动外形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29-32页 |
·尾翼基本气动外形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对称尾翼末敏弹气动外形设计 | 第34-45页 |
·轴向折叠尾翼设计 | 第35-39页 |
·径向折叠尾翼设计 | 第39-45页 |
·非对称尾翼末敏弹气动外形设计 | 第45-53页 |
·尾翼基本外形设计 | 第45-46页 |
·尾翼布局设计 | 第46-48页 |
·气动力计算坐标系的建立 | 第48-49页 |
·扫描角稳定判据 | 第49-50页 |
·尾翼受力分析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3 无伞末敏弹风洞实验研究 | 第54-65页 |
·实验装置 | 第54-56页 |
·风洞和天平 | 第54页 |
·模型支架及其它 | 第54-56页 |
·对称尾翼模型实验 | 第56-60页 |
·实验模型 | 第56-57页 |
·实验状态和数据处理 | 第57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57-60页 |
·非对称尾翼模型实验 | 第60-64页 |
·实验模型 | 第60-61页 |
·实验状态和数据处理 | 第61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无伞末敏弹网格生成方法研究 | 第65-81页 |
·单块结构网格生成方法 | 第66-68页 |
·弹箭流场分区对接网格生成方法 | 第68-73页 |
·旋成体弹丸流场网格生成 | 第68-70页 |
·复杂外形弹箭流场网格生成 | 第70-73页 |
·网格后续处理 | 第73-79页 |
·控制体的建立 | 第73-74页 |
·无量纲化 | 第74页 |
·控制体度量系数计算 | 第74-75页 |
·多重网格生成 | 第75-77页 |
·并行区块分割 | 第77-78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78-79页 |
·自定义网格输出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5 流场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 第81-106页 |
·流体控制方程 | 第82-85页 |
·控制方程 | 第82-83页 |
·无量纲化 | 第83页 |
·预处理方法 | 第83-85页 |
·数值求解方法 | 第85-100页 |
·离散方法 | 第85-96页 |
·并行算法 | 第96-100页 |
·算例验证 | 第100-105页 |
·椭球体低速流场计算 | 第100-103页 |
·无伞末敏弹数值算例 | 第103-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6 无伞末敏弹流场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106-146页 |
·四片尾翼末敏弹流场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106-119页 |
·气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6-108页 |
·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8-113页 |
·弹表面压力系数分析 | 第113-118页 |
·不同尾翼偏转角气动特性分析 | 第118-119页 |
·三片尾翼末敏弹流场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119-125页 |
·气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0页 |
·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0-123页 |
·圆柱部压力系数分析 | 第123-124页 |
·尾翼压力系数分析 | 第124-125页 |
·双翼末敏弹流场和气动特性分析 | 第125-144页 |
·计算外形和网格 | 第125-126页 |
·气动力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6-128页 |
·流场计算结果分析 | 第128-14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7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第146-149页 |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146-147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5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