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1.1 农业废弃生物质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1.1.1 农业废弃生物质 | 第9-10页 |
| 1.1.2 农业废弃生物质资源化途径 | 第10-11页 |
| 1.2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简介 | 第11-15页 |
| 1.2.1 燃烧技术 | 第11页 |
| 1.2.2 热裂解技术 | 第11-13页 |
| 1.2.3 水热技术 | 第13-15页 |
| 1.3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改性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1.3.2 生物炭的改性方法 | 第16-17页 |
| 1.4 生物炭的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1.4.1 土壤改良和修复 | 第17-18页 |
| 1.4.2 减缓温室效应 | 第18页 |
| 1.4.3 吸附去除环境污染物质 | 第18-19页 |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 第19-22页 |
| 1.5.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实验试剂、仪器及方法 | 第22-31页 |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 2.1.1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 2.1.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8页 |
| 2.3 分析方法 | 第28-31页 |
| 2.3.1 Cr(VI)浓度测定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 2.3.2 甲基橙染料浓度测定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2.3.3 产物检验及现代仪器表征 | 第30-31页 |
| 3 BPC的制备及基本物化性质分析 | 第31-40页 |
| 3.1 概述 | 第31页 |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 3.2.1 热解温度与原料配比对BPC产率的影响研究 | 第31-32页 |
| 3.2.2 热解温度与原料配比对BPC元素组成的影响研究 | 第32-34页 |
| 3.2.3 生物质热重分析 | 第34-35页 |
| 3.2.4 热解温度与原料配比对BPC表面官能团种类的影响研究 | 第35-36页 |
| 3.2.5 热解温度与原料配比对BPC表面形貌的影响研究 | 第36-37页 |
| 3.2.6 BPC预吸附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HMPC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 第40-48页 |
| 4.1 概述 | 第40页 |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0-47页 |
| 4.2.1 HMPC制备的正交优化结果 | 第40-42页 |
| 4.2.2 水热改性前后吸附效果对比 | 第42-43页 |
| 4.2.3 HMPC的元素分析 | 第43页 |
| 4.2.4 HMPC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4页 |
| 4.2.5 HMPC的Zeta电位分析 | 第44-45页 |
| 4.2.6 HMPC的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 | 第45页 |
| 4.2.7 HMPC的热重分析 | 第45-46页 |
| 4.2.8 HMPC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46-47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5 HMPC对Cr(VI)及MO的吸附性能综合评价 | 第48-60页 |
| 5.1 概述 | 第48页 |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8页 |
| 5.2.1 搅拌速率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 5.2.2 溶液初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 5.2.3 Cr(VI)和MO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 5.2.4 HMPC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52-53页 |
| 5.2.5 HMPC吸附Cr(VI)和MO的动力学特性 | 第53-54页 |
| 5.2.6 HMPC吸附Cr(VI)和MO的热力学特性 | 第54-55页 |
| 5.2.7 超声波再生及循环使用寿命结果 | 第55-56页 |
| 5.2.8 吸附机理探讨 | 第56-58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