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施工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方法及内容 | 第15-29页 |
2.1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方法 | 第15-19页 |
2.1.1 开环控制方法 | 第15页 |
2.1.2 闭环控制方法 | 第15-17页 |
2.1.3 自适应控制方法 | 第17-19页 |
2.2 施工监控内容 | 第19-26页 |
2.2.1 工程概况 | 第19-20页 |
2.2.2 本桥施工监控体系 | 第20-21页 |
2.2.3 结构几何线形监测 | 第21-23页 |
2.2.4 主梁关键截面应力监测 | 第23-26页 |
2.2.5 施工监测主要测试工况 | 第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9页 |
3 施工仿真计算分析 | 第29-53页 |
3.1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有限元分析理论及结构计算方法 | 第29-37页 |
3.1.1 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有限元理论 | 第29-35页 |
3.1.2 结构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3.2 结构模型建立 | 第37-41页 |
3.2.1 几何模型 | 第37-38页 |
3.2.2 材料参数 | 第38-39页 |
3.2.3 边界条件 | 第39页 |
3.2.4 荷载的模拟及取值 | 第39-40页 |
3.2.5 施工阶段划分 | 第40-41页 |
3.3 主梁施工线性控制 | 第41-45页 |
3.3.1 主梁立模标高确定 | 第41-42页 |
3.3.2 预拱度设置 | 第42-45页 |
3.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3.4.1 主梁施工阶段竖向位移结果 | 第45-47页 |
3.4.2 主梁施工阶段应力结果 | 第47-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施工监控成果分析 | 第53-79页 |
4.1 主梁悬臂拼装阶段监控成果 | 第53-61页 |
4.2 主梁合龙阶段监控成果 | 第61-62页 |
4.3 应力监控成果 | 第62-7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施工阶段最大悬臂稳定性分析 | 第79-89页 |
5.1 结构稳定分析基本理论 | 第79-81页 |
5.1.1 稳定性问题有限元分析 | 第79-80页 |
5.1.2 结构稳定的判断准则和评价标准 | 第80-81页 |
5.2 荷载分析 | 第81-82页 |
5.2.1 风荷载 | 第81-82页 |
5.2.2 施工梁段浇筑误差荷载 | 第82页 |
5.2.3 施工临时荷载 | 第82页 |
5.2.4 挂篮荷载 | 第82页 |
5.2.5 荷载工况 | 第82页 |
5.3 计算结构及分析 | 第82-88页 |
5.3.1 计算稳定系数及失稳模态 | 第82-87页 |
5.3.2 最大悬臂稳定分析 | 第87-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