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发展 | 第12-13页 |
1.2.2 PLZT陶瓷反常光生伏特效应研究及应用 | 第13-14页 |
1.2.3 PLZT陶瓷光致伸缩效应研究及应用 | 第14-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0-1极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理论分析 | 第18-25页 |
2.1 PLZT陶瓷的制备以及固溶体系 | 第18-19页 |
2.2 PLZT陶瓷的物理特性 | 第19-20页 |
2.3 0 -1极化PLZT陶瓷光致多能场耦合效应机理分析 | 第20-23页 |
2.3.1 多能场耦合下的光致伸缩 | 第20-21页 |
2.3.2 反常光生伏特效应机理 | 第21-22页 |
2.3.3 热释电效应机理 | 第22-23页 |
2.3.4 压电效应机理 | 第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0-1极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实验研究 | 第25-37页 |
3.1 0 -1极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实验 | 第25-31页 |
3.1.1 0 -1极化PLZT陶瓷实验试件 | 第25页 |
3.1.2 光致特性静态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3.1.3 光致特性静态实验流程以及实验结果 | 第26-29页 |
3.1.4 光生电压与光致应变分析 | 第29-30页 |
3.1.5 小结 | 第30-31页 |
3.2 0 -1极化PLZT陶瓷光致特性实验的改进 | 第31-36页 |
3.2.1 光致特性实验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页 |
3.2.2 光致特性实验改进方案及实验过程 | 第31-32页 |
3.2.3 光致特性实验改进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3.2.4 光生电压与光致应变分析 | 第34-36页 |
3.2.5 小结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0-1极化PLZT陶瓷光致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 | 第37-55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0 -1极化PLZT陶瓷光致伸缩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4.2.1 反常光生伏特效应作用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4.2.2 热释电效应作用理论分析 | 第39-40页 |
4.2.3 热膨胀效应作用理论分析 | 第40-41页 |
4.2.4 光生电压与光致应变理论分析 | 第41页 |
4.3 0 -1极化PLZT陶瓷数学模型的验证 | 第41-53页 |
4.3.1 光致温度模型理论验证 | 第41-45页 |
4.3.2 光生电压模型理论验证 | 第45-50页 |
4.3.3 光致应变模型理论验证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内容总结 | 第55-5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