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4-15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第15-17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文章技术路线第17-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第20-27页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第20-24页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含义第20-21页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类第21-22页
        2.1.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第22-23页
        2.1.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第23-24页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第24-27页
        2.2.1 资产风险管理理论第24-25页
        2.2.2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第25页
        2.2.3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第25-26页
        2.2.4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7-40页
    3.1 A银行概况第27-29页
        3.1.1 A银行组织架构第28-29页
        3.1.2 A银行经营范围与主要业务第29页
    3.2 A银行经营情况分析第29-32页
        3.2.1 分析模型构建第29-30页
        3.2.2 模型分析结果第30-32页
    3.3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第32-36页
        3.3.1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第32-34页
        3.3.2 A银行信贷管理的具体流程第34页
        3.3.3 A银行信贷管理的抵质押物管理系统第34-35页
        3.3.4 A银行信贷管理的风险指标体系第35-36页
    3.4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6-40页
        3.4.1 信贷风险管理的流程不完善第36-37页
        3.4.2 部门之间的职能不协调第37-38页
        3.4.3 信贷管理的风险评价指标不合理第38页
        3.4.4 抵质押物的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第38-40页
第四章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的优化设计第40-57页
    4.1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案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第40-42页
        4.1.1 优化设计的目标第40-41页
        4.1.2 优化设计的原则第41-42页
    4.2 A银行信贷管理流程的设计第42-45页
        4.2.1 规范贷前调查第42-43页
        4.2.2 注重贷中审查审批第43-44页
        4.2.3 强化贷后管理第44-45页
    4.3 A银行信贷风险防范预警体系的设计第45-48页
        4.3.1 信贷风险预警流程设计第45-46页
        4.3.2 建立预警信号指标第46-47页
        4.3.3 预警应对措施第47-48页
    4.4 A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测评识别体系的设计第48-50页
        4.4.1 优化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第48-49页
        4.4.2 优化操作风险管理控制体系第49-50页
        4.4.3 优化市场风险组织管理体系第50页
    4.5 A银行信贷风险化解体系的设计第50-52页
        4.5.1 构建信贷风险分散与转移体系第50-51页
        4.5.2 构建信贷风险补偿处理体系第51-52页
    4.6 A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第52-53页
        4.6.1 优化信贷风险内控制度体系第52页
        4.6.2 优化贷后跟踪管理体系第52-53页
    4.7 A银行信贷抵质押物评估管理体系设计第53-57页
        4.7.1 完善抵质押物品管理系统第53-54页
        4.7.2 明确抵质押物品评审流程第54-55页
        4.7.3 建立抵质押物管理责任制第55-57页
第五章 A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保障第57-64页
    5.1 构建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第57-59页
        5.1.1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能力第57-58页
        5.1.2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机制第58页
        5.1.3 信贷风险管理人员培训方式第58-59页
    5.2 完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第59-61页
        5.2.1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第59-60页
        5.2.2 打造信贷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第60-61页
    5.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61-62页
        5.3.1 营造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氛围第61-62页
        5.3.2 构筑严密的制度文化第62页
    5.4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支持第62-64页
        5.4.1 重视信贷风险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第62-63页
        5.4.2 拓展外部联网核查渠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4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影响农村信贷供给效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