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公信力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理论分析 | 第21-35页 |
·公信力的一般解读 | 第21-23页 |
·公信力的词义解读 | 第21-22页 |
·概念的关系模式 | 第22-23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内涵及意义 | 第23-29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构成要素 | 第24-27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衡量标准 | 第27-28页 |
·公信力之于非政府组织的意义 | 第28-29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基本特征 | 第29-31页 |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 第29-30页 |
·内在素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 | 第30页 |
·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 第30页 |
·长期性与瞬间性的统一 | 第30-31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31-33页 |
·科尔曼的信任理论 | 第33页 |
·治理理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35-46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缺失的表现 | 第35-39页 |
·组织的独立性和自治能力差 | 第35-36页 |
·组织资源不足与效率低下 | 第36-38页 |
·组织管理者渎职腐败 | 第38页 |
·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参与程度低 | 第38-39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9-46页 |
·组织的生成和发展机制存在问题 | 第39-41页 |
·组织缺乏政府的有效支持 | 第41-43页 |
·组织的自律机制不完善 | 第43-44页 |
·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 | 第44-46页 |
第4章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46-59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构建原则 | 第46-48页 |
·合理合法性原则 | 第46-47页 |
·公开透明原则 | 第47-48页 |
·德法并行原则 | 第48页 |
·非政府组织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48-59页 |
·转变组织生存理念以增强其独立性 | 第48-50页 |
·政府要为组织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50-52页 |
·理顺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制度 | 第52-55页 |
·完善非政府组织外部监管制度 | 第55-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