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土层锚杆的特征以及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1.2.1 土层锚杆的定义 | 第10页 |
| 1.2.2 土层锚杆的锚固机理 | 第10-11页 |
| 1.2.3 结构与土界面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4 土层锚杆支护的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 1.2.5 土层锚杆支护的试验研究 | 第14-15页 |
| 1.2.6 土层锚杆支护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6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混凝土与土体界面剪切试验研究 | 第18-39页 |
| 2.1 引言 | 第18页 |
| 2.2 试验目的 | 第18页 |
| 2.3 试验土样的物理性质 | 第18-22页 |
| 2.3.1 液塑限试验 | 第19-20页 |
| 2.3.2 抗剪强度试验 | 第20-21页 |
| 2.3.3 击实试验 | 第21-22页 |
| 2.4 界面剪切试验 | 第22-26页 |
| 2.4.1 试验土样的配置 | 第22-23页 |
| 2.4.2 混凝土试件制作 | 第23-24页 |
| 2.4.3 试验设备 | 第24-26页 |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38页 |
| 2.5.1 竖向压力对界面阻力-剪切位移的影响 | 第26-28页 |
| 2.5.2 压实度对界面的剪切性状的影响 | 第28-31页 |
| 2.5.3 含水量对界面剪切性状的影响 | 第31-35页 |
| 2.5.4 剪切力峰值强度与含水量和压实度的关系 | 第35-3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三章 锚杆拉拔模型试验研究 | 第39-65页 |
| 3.1 试验目的 | 第39页 |
| 3.2 试验设计 | 第39-47页 |
| 3.2.1 试验设备 | 第39-41页 |
| 3.2.2 试验材料的准备 | 第41-46页 |
| 3.2.3 试验步骤 | 第46-47页 |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7-63页 |
| 3.3.1 含水量和压实度对锚杆拉拔力的影响 | 第47-51页 |
| 3.3.2 锚杆峰值拉拔力与含水量以及压实度之间的关系 | 第51-53页 |
| 3.3.3 不同压实度条件下锚杆轴向应力分布 | 第53-54页 |
| 3.3.4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锚杆轴向应力分布 | 第54-56页 |
| 3.3.5 锚杆轴力与含水量和压实度关系经验公式 | 第56-58页 |
| 3.3.6 试验与理论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6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四章 填土中锚杆抗拔机理数值分析 | 第65-72页 |
| 4.1 FLAC~(3D)软件的特点 | 第65页 |
| 4.1.1 FLAC~(3D)基本介绍 | 第65页 |
| 4.1.2 FLAC~(3D)的锚索单元 | 第65页 |
| 4.2 试验模拟 | 第65-67页 |
| 4.2.1 模型的建立 | 第65-66页 |
| 4.2.2 土层的力学特性 | 第66页 |
| 4.2.3 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 4.3 数值模拟结果以及分析 | 第67-7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