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论文--激光的应用论文

激光辐照下金属样品的能量耦合特性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激光能量耦合系数测量方法第12-13页
        1.2.2 金属对激光的能量耦合机制第13页
        1.2.3 激光辐照面温度第13-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理想金属的激光能量耦合系数第16-22页
    2.1 理想金属能量耦合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第16-20页
        2.1.1 理想表面的光学反射率第16-18页
        2.1.2 非透明理想材料的能量耦合系数第18页
        2.1.3 理想金属的能量耦合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第18-20页
    2.2 影响实际金属能量耦合系数的因素第20-21页
        2.2.1 材料性质的影响第20页
        2.2.2 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20页
        2.2.3 环境的影响第20-21页
        2.2.4 实验测量的必要性第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典型金属的能量耦合系数随温度变化特性的研究第22-41页
    3.1 基于积分球法的能量耦合系数/辐射系数动态测量装置第22-27页
        3.1.1 测量原理第22页
        3.1.2 装置设计第22-24页
        3.1.3 测量方法第24-27页
    3.2 45第27-36页
        3.2.1 45第27-29页
        3.2.2 304 不锈钢的测量结果第29-30页
        3.2.3 能量耦合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分析第30-33页
        3.2.4 氧化机理分析第33-34页
        3.2.5 45第34-36页
    3.3 黑色阳极化处理铝合金样品能量耦合系数、辐射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第36-40页
        3.3.1 3.8 μm处的辐射系数第36-39页
        3.3.2 对915nm探针光的能量耦合系数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976nm激光对黑色阳极化处理铝合金样品的辐照效应第41-51页
    4.1 实验方案第41-43页
        4.1.1 实验装置第41页
        4.1.2 实验样品第41-42页
        4.1.3 样品表面的激光光斑第42-43页
    4.2 实验结果第43-44页
        4.2.1 热电偶测温结果第43页
        4.2.2 表面形貌变化第43-44页
    4.3 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第44-46页
        4.3.1 控制方程第44页
        4.3.2 几何构型第44-45页
        4.3.3 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第45页
        4.3.4 参数设置第45-46页
    4.4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第46-50页
        4.4.1 激光辐照结束时刻温度场仿真结果第46页
        4.4.2 激光辐照结束时刻样品表面热像图第46-47页
        4.4.3 样品前表面中心温度第47-48页
        4.4.4 样品后表面典型位置处温度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全文总结第51-52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低阶像差补偿的边缘驱动变形镜研究
下一篇:高功率微波波导滤波器理论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