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4页 |
1.1.1 剩余污泥的产生和现状 | 第11-12页 |
1.1.2 剩余污泥特性 | 第12-14页 |
1.1.3 剩余污泥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 第14页 |
1.2 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剩余污泥处理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2.2 剩余污泥处置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2.3 污泥处理处置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3 剩余污泥预处理的主要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物理/机械法预处理 | 第18-19页 |
1.3.2 化学法 | 第19页 |
1.3.3 生物法 | 第19页 |
1.3.4 联合预处理 | 第19-20页 |
1.4 剩余污泥的脱水性 | 第20页 |
1.5 游离亚硝酸在污泥处理中的进展 | 第20-21页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1 污泥来源及性质 | 第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3.1 超声处理剩余污泥 | 第23页 |
2.3.2 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 | 第23页 |
2.3.3 超声协同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 | 第23-24页 |
2.4 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2.4.1 胞外聚合物的测定 | 第24页 |
2.4.2 毛细吸水时间的测定 | 第24-25页 |
2.4.3 活死细胞比的测定 | 第25页 |
2.4.4 结合水的测定 | 第25页 |
2.4.5 DNA的测定 | 第25-26页 |
2.4.6 SS、VSS的测定 | 第26页 |
2.4.7 其他常规指标测定 | 第26页 |
2.4.8 误差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超声处理剩余污泥对污泥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27-33页 |
3.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3.3.1 超声对污泥破解作用的 | 第28-29页 |
3.3.2 超声波预处理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29-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对污泥性质的影响研究 | 第33-44页 |
4.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33页 |
4.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42页 |
4.3.1 游离亚硝酸处理对剩余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34-37页 |
4.3.2 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对污泥破解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3 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第38-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5章 超声强化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的机理分析 | 第44-53页 |
5.1 实验研究目的 | 第44页 |
5.2 实验研究内容 | 第44-45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5.3.1 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 | 第45页 |
5.3.2 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 第45-49页 |
5.3.3 对结合水和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49-51页 |
5.4 游离亚硝酸处理剩余污泥的机理分析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