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MEGA64的电机智能保护器设计和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系统开发背景 | 第12页 |
| ·电机保护器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电机保护器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电机保护理论的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 ·系统基本特点与论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本电机保护器的基本特点 | 第16-17页 |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页 |
| ·小结 | 第17-18页 |
| 第2章 电机保护原理 | 第18-26页 |
| ·电机故障及判断依据 | 第18-22页 |
| ·启动时间过长保护 | 第18页 |
| ·堵转保护 | 第18-19页 |
| ·定时限过载保护 | 第19页 |
| ·反时限过载保护 | 第19-21页 |
| ·欠载保护 | 第21页 |
| ·接地/漏电保护 | 第21-22页 |
| ·缺相保护 | 第22页 |
| ·电机保护原理 | 第22-25页 |
| ·信号采样原理 | 第22-23页 |
| ·电机保护算法 | 第23-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电机保护器硬件设计 | 第26-41页 |
| ·微处理器介绍 | 第26-28页 |
| ·CPU 选型原因 | 第27页 |
| ·AVR 单片机特点 | 第27-28页 |
| ·输入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 ·开关量输入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 ·采样信号输入 | 第29-30页 |
| ·输出回路设计 | 第30-33页 |
| ·开关量输出回路设计 | 第30-31页 |
| ·使用PWM 实现D/A 转换 | 第31-33页 |
| ·CPU 周边电路 | 第33-37页 |
| ·振荡电路 | 第33-34页 |
| ·系统复位与看门狗电路 | 第34-35页 |
| ·I~2C 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 ·键盘电路设计 | 第37页 |
| ·LCD 电路设计 | 第37-38页 |
| ·通信系统设计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4章 电机系统保护软件设计 | 第41-54页 |
| ·系统开发环境选择 | 第41页 |
| ·电机保护器软件设计 | 第41-45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41-43页 |
| ·定时器中断程序设计 | 第43-44页 |
| ·故障、通信与按键处理程序设计 | 第44-45页 |
| ·系统菜单式操作界面设计 | 第45页 |
| ·下位机通讯模块设计 | 第45-53页 |
| ·MODBUS 协议介绍 | 第45-49页 |
| ·本系统所用通讯格式详解 | 第49-51页 |
| ·本系统对应数据的地址表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5章 平台性能测试 | 第54-61页 |
| ·测试设备 | 第54页 |
| ·测量精度测试 | 第54-56页 |
| ·保护功能测试 | 第56页 |
| ·保护动作精度测试 | 第56页 |
| ·保护时间精度测试 | 第56页 |
| ·模拟量输出测试 | 第56-59页 |
| ·开入开出测试 | 第59-60页 |
| ·开入测试 | 第59页 |
| ·开出测试 | 第59-60页 |
| ·测试过程中所发现问题及解决 | 第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