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45页 |
1 甜菜夜蛾抗药性研究概述 | 第15-21页 |
1.1 甜菜夜蛾的发生与为害 | 第15-16页 |
1.2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现状 | 第16-17页 |
1.3 甜菜夜蛾的抗性机理 | 第17-21页 |
2 甲维盐抗性研究概况 | 第21-28页 |
2.1 甲维盐的理化性质及结构 | 第22页 |
2.2 甲维盐的作用靶标 | 第22-23页 |
2.3 甜菜夜蛾对甲维盐的抗药性现状 | 第23页 |
2.4 大环内酯类抗性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23-28页 |
3 ABC转运蛋白家族 | 第28-37页 |
3.1 ABC转运蛋白家族的功能及结构 | 第28-31页 |
3.2 节肢动物ABC亚家族的比较 | 第31-34页 |
3.3 ABC转运蛋白抑制剂 | 第34-35页 |
3.4 节肢动物ABC转运蛋白家族对药物的运输和抗性 | 第35-37页 |
4 家蚕微孢子虫 | 第37-41页 |
4.1 微孢子虫的多样性 | 第38页 |
4.2 微孢子虫的侵染 | 第38-39页 |
4.3 微孢子虫的孢壁结构和组成 | 第39页 |
4.4 家蚕微孢子虫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39-41页 |
5 昆虫与体内共生物的互利共生 | 第41-43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 | 第45-5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8页 |
1.1 供试甜菜夜蛾 | 第46-47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47页 |
1.3 生物测定方法 | 第47-48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2.1 9种杀虫剂的敏感毒力基线 | 第48-49页 |
2.2 各地甜菜夜蛾抗药性监测结果 | 第49-54页 |
3 讨论 | 第54-59页 |
第三章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交互抗性和抗性遗传方式研究 | 第59-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2页 |
1.1 供试昆虫及词养 | 第60页 |
1.2 供试药剂 | 第60页 |
1.3 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 | 第60-61页 |
1.4 甲维盐抗性遗传方式 | 第61页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1-6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2-65页 |
2.1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建立 | 第62页 |
2.2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交互抗性谱 | 第62-64页 |
2.3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抗性遗传方式 | 第64页 |
2.4 WH-EB品系中控制抗性的遗传因子数 | 第64-65页 |
3 讨论 | 第65-67页 |
第四章 甜菜夜蛾抗甲维盐近等基因系的相对适合度 | 第67-7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8-69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68页 |
1.2 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建立 | 第68页 |
1.3 净增值率R_0和相对适合度的计算 | 第68-69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3 讨论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品系的生化及靶标机理 | 第73-10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84页 |
1.1 主要生化实验药剂 | 第74页 |
1.2 主要分子实验试剂 | 第74页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4-75页 |
1.4 增效剂活体实验 | 第75页 |
1.5 解毒代谢酶的活性测定 | 第75-76页 |
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76页 |
1.7 甜菜夜蛾cDNA的制备 | 第76-78页 |
1.8 PCR反应 | 第78-80页 |
1.9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80-81页 |
1.10 PCR产物的克隆 | 第81页 |
1.11 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81页 |
1.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81-83页 |
1.13 幼虫饲喂SeGluClα、SeGABAα1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第83-8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4-97页 |
2.1 代谢酶在甜菜夜蛾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第84-85页 |
2.2 甜菜夜蛾SeGluClα亚基的克隆及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第85-91页 |
2.3 甜菜夜蛾SeGABAα1亚基的克隆及与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第91-95页 |
2.4 甜菜夜蛾幼虫饲喂SeGluClα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第95-96页 |
2.5 甜菜夜蛾幼虫饲喂SeGABAα的dsRNA对甲维盐敏感性的影响 | 第96-97页 |
3 讨论 | 第97-101页 |
第六章 家蚕微孢子虫ABCG1基因与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的关系 | 第101-1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2-106页 |
1.1 供试昆虫 | 第102页 |
1.2 转录组测序 | 第102-103页 |
1.3 本章研究所用引物相关信息 | 第103-104页 |
1.4 微孢子虫种类的鉴定 | 第104-106页 |
1.5 维拉帕米(verapamil)对甲维盐的增效作用 | 第106页 |
1.6 烟曲霉素抑制家蚕微孢子虫实验 | 第106页 |
1.7 甜菜夜蛾幼虫感染家蚕微孢子虫实验 | 第10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6-124页 |
2.1 甜菜夜蛾转录组结果分析 | 第106-107页 |
2.2 微孢子虫在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第107-111页 |
2.3 ABC转运蛋白在甜菜夜蛾对甲维盐抗性中的作用 | 第111-124页 |
3 讨论 | 第124-129页 |
全文总结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55页 |
附录 | 第155-16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