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柑桔类论文

柑橘不同砧木耐缺铁差异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24页
    1 课题的提出第15-16页
    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3页
        2.1 机制I植物的铁吸收机制第16-18页
            2.1.1 根系分泌氢离子及有机小分子活化铁第16-17页
            2.1.2 诱导根系还原酶活性增加铁的还原第17-18页
            2.1.3 根系二价铁转运载体增加铁的吸收第18页
            2.1.4 转录因子调控铁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第18页
        2.2 机制Ⅱ植物的铁吸收机制第18-19页
        2.3 植物吸收铁的信号调控第19-20页
        2.4 根系铁的贮存和活化再利用第20-21页
        2.5 柑橘铁研究的进展第21-23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枳雀和枳砧温州蜜柑耐缺铁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第24-35页
    1 引言第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2.1 试验材料第24-25页
        2.2 土壤养分测定方法第25页
        2.3 叶片相关指标测定方法第25-26页
            2.3.1 叶片部分矿质营养元素测定第25页
            2.3.2 叶绿素含量测定第25-26页
            2.3.3 叶片细胞壁铁含量测定第26页
            2.3.4 透射电镜(TEM)观察叶片超微结构第26页
        2.4 根系相关指标测定方法第26-27页
            2.4.1 根系总铁含量测定第26页
            2.4.2 根系活性铁含量测定第26页
            2.4.3 根系细胞壁铁含量测定第26-27页
        2.5 数据分析第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33页
        3.1 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分析第27-28页
        3.2 碱性土壤对枳雀与枳砧温柑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第28-29页
        3.3 碱性土壤对枳雀与枳砧温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9页
        3.4 枳雀和枳砧木根系铁含量差异第29-32页
        3.5 枳雀和枳砧温柑叶片铁含量差异第32-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柑橘不同砧木耐缺铁能力与根系活化铁的关系研究第35-47页
    1 前言第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2.1 植物材料第35页
        2.2 植物培养第35-36页
        2.3 根系形态分析第36页
        2.4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第36页
        2.5 植株不同部位的铁含量测定第36页
        2.6 H+无损伤微检测(NMT)第36-37页
        2.7 根系氢离子染色第37页
        2.8 数据分析第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44页
        3.1 植株表型第37-39页
        3.2 根系形态第39-40页
        3.3 植株总铁和活性铁第40-43页
        3.4 根系氢离子分泌第43-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第四章 柑橘不同砧木对缺铁的分子响应研究第47-70页
    1 引言第47-4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8-51页
        2.1 植物材料与培养方法第48页
        2.2 进化树分析第48页
        2.3 铁吸收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48-49页
            2.3.1 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第48-49页
            2.3.2 第一链cDNA合成第49页
        2.4 定量引物设计第49页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49-50页
        2.6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50-51页
            2.6.1 数据比对和质控第50页
            2.6.2 测序饱和度和Reads随机性第50页
            2.6.3 基因定量分析第50页
            2.6.4 差异基因分析第50-51页
            2.6.5 差异基因的GO功能注释第51页
            2.6.6 差异基因的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第51页
        2.7 数据分析第5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1-67页
        3.1 枳雀、香橙和枳根系氢离子基因家族的表达分析第51-56页
            3.1.1 柑橘的CsPH家族成员进化树分析第51-52页
            3.1.2 田间碱性土壤对氢离子家族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2-53页
            3.1.3 水培条件下植株根系CsPH家族基因表达第53-56页
        3.2 枳雀、香橙和枳根系早期转录组分析第56-67页
            3.2.1 测序原始数据的质量评估第56-58页
            3.2.2 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8-59页
            3.2.3 缺铁对转运载体家族基因的影响第59-60页
            3.2.4 缺铁对激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0-61页
            3.2.5 缺铁对细胞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61-63页
            3.2.6 差异表达基因与其他植物筛选的差异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第63-65页
            3.2.7 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RT-PCR验证第65-67页
    4 讨论第67-7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70页
    2 研究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87页
附录Ⅰ:相关试验图表第87-94页
附录Ⅱ个人简历第94-95页
附录Ⅲ:相关论文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慢性颈脊髄压迫的临床转归及自噬在脊髄运动神经元中的作用
下一篇:Apelin改善RUPP大鼠模型妊娠结局的作用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