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9-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2章 中国船舶工业创新发展现状与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 第22-3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1.1 军民融合的概念界定 | 第22页 |
2.1.2 船舶工业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3 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第24-29页 |
2.2.1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特点 | 第24-25页 |
2.2.2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 | 第25-27页 |
2.2.3 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2.3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发展趋势分析 | 第29-35页 |
2.3.1 中国“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2.3.2 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第31-34页 |
2.3.3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发展要求与创新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军民融合视角下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 第36-47页 |
3.1 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36-41页 |
3.1.1 传统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36-38页 |
3.1.2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分析 | 第38-41页 |
3.2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4页 |
3.2.1 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41页 |
3.2.2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 第41-42页 |
3.2.3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解释 | 第42-44页 |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方法选择 | 第44-46页 |
3.3.1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赋权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44-45页 |
3.3.2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 | 第47-57页 |
4.1 军民融合视角下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的数据采集 | 第47-48页 |
4.2 军民融合视角下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指标权重确定 | 第48-50页 |
4.3 军民融合视角下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 | 第50-56页 |
4.3.1 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整体评价结果 | 第50-52页 |
4.3.2 中国船舶工业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准则层评价结果 | 第52-54页 |
4.3.3 军民融合视角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军民融合视角下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57-65页 |
5.1 军民融合背景下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层面建议 | 第57-60页 |
5.1.1 加快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落地 | 第57页 |
5.1.2 进一步加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力度 | 第57-58页 |
5.1.3 加快建成资源共享机制 | 第58页 |
5.1.4 打造高水平协同创新合作体系 | 第58-59页 |
5.1.5 加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 第59-60页 |
5.2 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面建议 | 第60-61页 |
5.2.1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第60页 |
5.2.2 深化内部改革实施兼并重组 | 第60-61页 |
5.2.3 转变产业制造模式 | 第61页 |
5.3 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层面建议 | 第61-63页 |
5.3.1 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共性建议 | 第61-62页 |
5.3.2 基于评价结果的三类船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