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信息战的哲学视界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3页
    1.1 选题依据第14-15页
    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2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28-33页
        1.4.1 研究内容第28-29页
        1.4.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1.4.3 主要创新点第30-33页
第二章 信息战的物质基础第33-60页
    2.1 人类社会的存在第33-39页
        2.1.1 物质存在第33-36页
        2.1.2 能量存在第36-37页
        2.1.3 信息存在第37-39页
    2.2 信息体系的演进第39-52页
        2.2.1 系统、体系与体系作战第39-41页
        2.2.2 古代人力信息体系第41-44页
        2.2.3 近代电讯信息体系第44-48页
        2.2.4 当代计算机信息体系第48-52页
    2.3 武器装备的对抗第52-60页
        2.3.1 材料对抗第52-54页
        2.3.2 能量对抗第54-57页
        2.3.3 信息对抗第57-60页
第三章 信息战的战争本质第60-85页
    3.1 信息战的政治目的第60-67页
        3.1.1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第60-62页
        3.1.2 霸权主义的现实表现第62-65页
        3.1.3 规制霸权主义的载体第65-67页
    3.2 信息战的暴力内涵第67-72页
        3.2.1 战争存在的暴力基础第67-68页
        3.2.2 物理信息战的暴力表现第68-70页
        3.2.3 信息战中暴力表现的新面貌第70-72页
    3.3 信息战的实力支撑第72-80页
        3.3.1 战争力量的内涵第73-76页
        3.3.2 战争实力的分类第76-78页
        3.3.3 信息战的实力特点第78-80页
    3.4 信息战的博弈特性第80-85页
        3.4.1 战争博弈的组织性第80-81页
        3.4.2 战争博弈的对抗性第81-83页
        3.4.3 战争博弈的破坏性第83-85页
第四章 信息战的领域分布第85-112页
    4.1 物理信息战领域第85-95页
        4.1.1 物理信息战的内涵第85-88页
        4.1.2 物理信息战的发展第88-92页
        4.1.3 物理信息战的影响第92-95页
    4.2 生理信息战领域第95-105页
        4.2.1 生理信息战的内涵第96-99页
        4.2.2 生理信息战的发展第99-101页
        4.2.3 生理信息战的影响第101-105页
    4.3 心理信息战领域第105-112页
        4.3.1 心理信息战的内涵第105-107页
        4.3.2 心理信息战的发展第107-109页
        4.3.3 心理信息战的影响第109-112页
第五章 信息战的装备创新第112-134页
    5.1 装备创新的时代内涵第112-115页
        5.1.1 创新的含义第112-113页
        5.1.2 装备创新的含义第113-114页
        5.1.3 需求与装备创新的关系第114-115页
    5.2 装备创新的发展模式第115-120页
        5.2.1 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第116-117页
        5.2.2 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第117-119页
        5.2.3 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第119-120页
    5.3 装备创新的弯道超车第120-134页
        5.3.1 装备创新的瓶颈第120-127页
        5.3.2 装备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第127-129页
        5.3.3 装备创新的非对称发展第129-134页
第六章 信息战的智力支持第134-159页
    6.1 从体能较量到智能较量第134-142页
        6.1.1 体能较量第134-137页
        6.1.2 技能较量第137-139页
        6.1.3 智能较量第139-142页
    6.2 从个体智慧到群体智慧第142-150页
        6.2.1 我国古代幕僚:个体智慧第142-144页
        6.2.2 德国总参谋部:集体智慧第144-147页
        6.2.3 现代智库:专业智慧第147-150页
    6.3 军队人才发展的建设方略第150-159页
        6.3.1 智力基础:科技素质第151-153页
        6.3.2 智力依托:工程机制第153-156页
        6.3.3 智力表现:技战融合第156-159页
第七章 信息战的艺术空间第159-179页
    7.1 古代战法变换塑造的单一维度第159-165页
        7.1.1 战争艺术的基本内涵第159-162页
        7.1.2 战法变换的历史选择第162-164页
        7.1.3 战法变换的艺术表现第164-165页
    7.2 近代装备革新带来的大幅拓展第165-171页
        7.2.1 装备革新的社会基础第166-167页
        7.2.2 装备革新的战争实践第167-170页
        7.2.3 装备革新的艺术表现第170-171页
    7.3 现代智能较量创造的广袤空间第171-179页
        7.3.1 现代战争的信息迷雾第171-173页
        7.3.2 智能较量的复杂环境第173-175页
        7.3.3 智能较量的艺术表现第175-179页
结语第179-186页
致谢第186-188页
参考文献第188-20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201-203页
附录 A 科技革命年表第203-205页
附录 B 美军未来信息作战环境描绘第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NSS整数模糊度估计与检验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下一篇:面向缺失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