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有机肥排肥性能分析及排肥机构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施肥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9-14页 |
1.2.1 国外施肥机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施肥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施肥机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2章 肥料物理性质测定 | 第18-26页 |
2.1 测定内容和目的 | 第18页 |
2.2 测定材料 | 第18-19页 |
2.3 物理性质测定 | 第19-24页 |
2.3.1 肥料等效粒径的测定 | 第19-20页 |
2.3.2 肥料含水率的测定 | 第20-21页 |
2.3.3 肥料容积密度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4 肥料休止角的测定 | 第22-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双料箱施肥机排肥机构设计 | 第26-36页 |
3.1 设计要求 | 第26页 |
3.2 双料箱施肥机排肥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3.2.1 总体结构 | 第26-27页 |
3.2.2 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3.3 复合肥排肥器的选取与设计 | 第28-30页 |
3.3.1 复合肥排肥器选取 | 第28-29页 |
3.3.2 复合肥排肥器设计 | 第29-30页 |
3.4 有机肥排肥机构的设计 | 第30-33页 |
3.4.1 有机肥排肥器的设计 | 第30-32页 |
3.4.2 排肥口开口度调节器设计 | 第32-33页 |
3.5 施肥机其他部件的设计 | 第33-35页 |
3.5.1 肥箱设计 | 第33-35页 |
3.5.2 排肥机构支撑板的设计 | 第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有机肥排肥过程仿真分析 | 第36-54页 |
4.1 EDEM离散元法仿真软件简介 | 第36-39页 |
4.1.1 EDEM概述 | 第36页 |
4.1.2 EDEM接触模型 | 第36-39页 |
4.2 仿真模型构建 | 第39-43页 |
4.2.1 材料物理属性及接触参数设置 | 第39-40页 |
4.2.2 有机肥颗粒模型创建 | 第40-41页 |
4.2.3 不同有机肥参数标定 | 第41-42页 |
4.2.4 施肥机结构定义与颗粒工厂设置 | 第42-43页 |
4.3 不同有机肥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4.4 单工况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4.4.1 皮带传送速度 | 第47-49页 |
4.4.2 有机肥排肥口开口度 | 第49-50页 |
4.4.3 搅刀转速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双料箱施肥机研制与田间试验 | 第54-72页 |
5.1 一垄单行双料箱施肥机研制 | 第54-56页 |
5.1.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54-55页 |
5.1.2 传动机构设计 | 第55-56页 |
5.1.3 技术参数 | 第56页 |
5.2 一垄双行双料箱施肥机研制 | 第56-59页 |
5.2.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56-57页 |
5.2.2 传动机构设计 | 第57-58页 |
5.2.3 技术参数 | 第58-59页 |
5.3 施肥机田间试验 | 第59-64页 |
5.3.1 试验材料与内容 | 第59-60页 |
5.3.2 不同有机肥与单工况排肥试验 | 第60页 |
5.3.3 最佳施肥参数确定 | 第60-62页 |
5.3.4 施肥机施肥性能试验 | 第62-64页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9页 |
5.4.1 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5.4.2 最佳施肥参数试验结果 | 第65-68页 |
5.4.3 施肥机施肥性能试验结果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