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0页 |
1.1 手性与不对称催化 | 第10-11页 |
1.2 手性有机分子催化的烯酮不对称反应研究进展 | 第11-21页 |
1.3 双噁唑啉-铜催化的烯酮不对称反应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立题思想 | 第23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催化剂的合成 | 第30-38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30-33页 |
2.2 手性DPEN二胺衍生的双胺催化剂合成步骤及表征[11] | 第33-36页 |
2.3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有机催化的靛红β,γ-不饱和α-酮酸酯和3-羟基-苯并吡喃酮不对称串联反应 | 第38-74页 |
3.1 文献综述 | 第38-43页 |
3.2 引言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3页 |
3.4 小结 | 第53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3.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55-71页 |
3.7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有机催化的吖内酯与邻苯双烯酮的不对称串联反应 | 第74-97页 |
4.1 文献综述 | 第74-78页 |
4.2 引言 | 第78-7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9-84页 |
4.4 小结 | 第84页 |
4.5 实验部分 | 第84-87页 |
4.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87-94页 |
4.7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第五章 手性双噁唑啉-铜催化的吖内酯对邻羟基不饱和醌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 | 第97-113页 |
5.1 文献综述 | 第97-101页 |
5.2 引言 | 第101-10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8页 |
5.4 小结 | 第108页 |
5.5 实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5.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109页 |
5.7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第六章 双噁唑啉-铁催化D-A环丙烷和环戊-4-烯-1,3-二酮的不对称开环-环化反应 | 第113-127页 |
6.1 文献综述 | 第113-118页 |
6.2 引言 | 第118-120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3页 |
6.4 小结 | 第123页 |
6.5 实验部分 | 第123页 |
6.6 产物的结构表征 | 第123-124页 |
6.7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7-128页 |
附录 | 第128-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